之前看完「驚恐日本」覺得很讚,馬上再買一本「陪你走中國」。前天送到後,花了兩天時間一口氣把它讀完,果然還是一個爽字總結。

關於這本書的感想,我覺得有兩個部分。

第一,我本身並不買旅遊的書,但吳祥輝的書還真有點意思。因為它吸引人的,並不是對旅遊景點的介紹。而是夾雜在景點、歷史、經濟、文化介紹中,偶爾來那麼一句挺有深度的觀點。

平時我很常問人:「對於某事,你有什麼想法?」,因為我很喜歡聽別人說他們自己的看法,可惜的是,大多數時候我聽到的都是某一個普遍的觀點在流傳。如果你把問題問得再深入一點,你從他們的反應就可以知道他們並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每次我跟小朋友提到牛頓,我說這個人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然後發現了地心引力。小朋友們馬上會不以為然地應:「這哪有什麼嘛,我也知道啊!」

我說,我當然知道你知道,不過牛頓跟你的差別是他問了第二個問題:「如果真的有地心引力,那麼蘋果會掉下來,但為什麼月亮不會掉下來呢?」

這時候,再聰明的小朋友也答不上來。)

所以我們知道,「思考」這件事是有層次的,但大人的情況並不比小朋友好到哪去。有可能是人們必須忙於生存,無暇思考;也有可能是學經歷專業化,以致於人們缺乏跨領域的知識,使得對事情的理解產生了局限性。

舉例來說,這些是我常問,但一直沒有聽到滿意的答案。

比起香港、新加坡,台灣的優勢是什麼?
下一代面臨的問題又是什麼?
我們該幫下一代準備什麼樣的能力?
我們在這個時代的角色是什麼,該做些什麼事?

通常你聽到的答案都是片面的,因為通常回答你的 懂文化但不懂歷史、懂歷史不懂經濟、懂經濟不懂文化,然後還有最常見—懂自己不懂別人,或根本不懂自己也不懂別人…

而吳祥輝的書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他除了到處旅遊見多識廣外,還有非常渾厚的跨領域知識底以及習慣性的深度思考,所以能提供一個以宏觀角度,透徹事情表面和背面運作。(哦,對了!他還有一個特點很重要,那就是「歷練」。也就是他年紀夠大。)

我一直覺得人要先了解整個世界的局勢和歷史,然後再倒退回來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該做的事,而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這樣高度視野的一本書。

第二個讓我有感觸的部分則是他對兒子的教育和期望。

很多時候我也會問其他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大部分的回答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當然這樣的期望很好,不過其實我更想知道的是「身為爸爸媽媽的你,想要從你身上傳給下一代的到底是什麼」?

書中我們看到吳祥輝帶著兒子旅行,這個過程是在為孩子導覽世界的全貌。

如果你在這一代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那麼你就會試著把它傳給你的小孩,讓他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更大的事情。

你要先看到世界是平的,然後你的思維才會轉變,從原本在想開家小店安身立命,轉變為把你的想法和服務推向全世界。反之,如果你的視野所及只有台北或是台灣,那你的生命就很難跨出那個小小的格子

人的生命有限,很多事情不是在一代之內能夠完成,所以需要傳承。有時候是爸爸花了一輩子在探索世界,才能指引兒子在他們那一代做出一些有高度的東西。

從吳祥輝的例子,他覺得國際觀很重要,所以他讓小孩留美、留歐,又留日。但留美小孩又何曾少了,有國際觀的又有幾個?即使移民,也不過就是把小孩變成另外一國人,國際觀也不會自己跑出來。

他透過和兒子旅行,把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人民的情感傳給兒子。其中間插用深入問答的方式,把片斷看到的現象和歷史文化經濟背景串連起來。而爸爸的思考方式、看到的世界,也就這樣傳給了兒子。

很讚!

終於看到不是只有我在這樣做,我是有同伴的,雖然老了點。

我想,我們是有希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