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摩斯漢堡。吃的時候我在想,東西還蠻好吃的,價格也夠貴的,不曉得摩斯漢堡是不是一家適合投資的公司?

 

於是回家後,我就找了摩斯漢堡的年報(103年度)來看。

 

大致瀏覽後我在想,這些資料有沒有辦法簡化成讓三年級的兒子也看得懂?

 

於是我就問正在畫畫的兒子:

「你知道摩斯漢堡全台灣有幾家店嗎?」

 

兒子想了一下:「一千多家?」

 

我:「235家。」

 

「那你猜猜看,全台灣麥當勞有幾家?」,我又問。

 

「500家?」

 

「差不多,414家。」,「那肯德基呢?」

 

「100家?」 ,兒子蠻有概念的。

 

「對,135家。所以,摩斯漢堡是台灣第二大的速食店。」

 

「那你知道,235家摩斯漢堡一整年的營業額有多少嗎?」,我又繼續問。

 

「幾百萬?」,兒子隨便猜了一個級距。

 

「你自己算算看」,我讓兒子數年報上面的數字,「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

 

「41億!」

 

「沒錯,這235家店一年總共會收進41億元。但是它還有成本要付,你算算看他的食物的生產成本(食材、設備、人力)要多少?」

 

兒子數了數年報上數字的位數,「31億元!」

 

「所以收進來的錢扣掉成本後還剩多少?」,我問。

 

「10億元。」

 

「對,這是10億元就叫做“毛利”。」,我繼續問:「那還有什麼錢還沒付?」

 

「員工薪水,還有店租」,兒子很快的回答。

 

「沒錯,從這上面看員工薪水和店租一年要花掉9億元。所以真正賺到的錢祇有10億減9億,也就是1億元。」

「而且,它102年還做了某些投資,然後賠掉兩千六百萬元;因此,雖然它收進來有41億,但股東實際上能分的,祇有最後剩下的七千六百萬元。」

 

「怎麼聽起來很少?」,兒子有點吃驚。

 

「是啊,有些產業就是這樣。」

 

「接下來,我們把所有的數字除以235(再除以12個月),這樣就可以算出平均一家店每個月的數字。」

 

我拿計算機算了算之後,把結果告訴兒子:

「如果你開一家摩斯漢堡,那你每個月營業額大概是145萬。

 

食物材料成本大概就要花掉110萬。

 

然後員工薪水和店租,每個月要32萬。

 

換句話說,如果這家店你只出錢,其他的部分全部請員工來做,那你一個月可以分得的利潤約3萬元(精確為2.6萬)。」

 

我問兒子有沒有什麼感覺?

 

「覺得賺的錢很少……」

 

「是啊!做吃的這一行就是這樣辛苦……」,不過,「這次的重點只是要讓你對一家公司、或一家店營運背後的財務狀況有個概念。」

 

「這樣你有懂嗎?」

 

兒子點點頭。

 

很好,這就是我們家的商業財務課程。

 

PS. 這篇重點只是以簡單的方式教兒子理解年報,實際上它財報的結構並不是這樣,我的說法有些錯誤(它的"毛利"是"營運毛利",也就是以店面和總公司分開的方式計算)。成本細節補充如下:

 

員工福利費用:12億
原料物料:16億
店租:4億
設備折舊:2億
水電瓦斯:2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 的頭像

    郭的智慧寶庫─ 教養 ‧ 人生 ‧ 創業 ‧ 投資 ‧ 世界觀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