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公民權應該年紀上調 。

 

「心智成熟」不是正確的字眼,會讓人以為是生理上的標準,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社會性成熟」。

 

以往7、80歲那一代不到20歲就很成熟、凡事會考慮很多,但到了我這一代到即使25歲時都還不成熟,原因在於我們出社會的時間因為讀書被延後了,缺乏了在真實世界中的磨練。

 

公民權很重要的是要先對社會的運作、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有基本的體認,而不是用想像的,這跟出社會的時間有關係,而不是看書讀多少或者資訊取得多少來區分。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接收的資訊量很大,但不是變成熟,而是變得早熟。差別在於成熟需要經過現實的洗禮。

 

所以日本的公民權下調遇到的實際問題就是社會問題,舉例來說:以前18歲拍A片簽約要經過父母同意,現在變成18歲女生和拍片公司簽了約要自己負責,但18歲才高中畢業根本沒有社會經驗,也不知道簽約之後後面的真實代價是什麼,結果變成片商用來脅迫少女且變得無法脫身的工具。這不太是你光用想像辯論就能得到的真理,而是你在社會上真的吃過虧然後才學到教訓的東西,這才是「成年人」這三個字的意義。

 

此外公民權還包含了決定與外國互動的政策或方向,如果擁有公民權的組成對於人際互動並不成熟,就會導致國際互動的不成熟和衝動化。最早的例子就是希臘倒債,希臘人覺得歐債是政府的問題,把政府換掉就不用還債了。最近的例子是烏克蘭把入北約寫入憲法,理想上「自己做的決定別國無權干涉」,但實際上這個決定成了俄羅斯動武的最關鍵理由。

 

也因此公民權下調比較像是為了政治利益而做的政策,並不是真正被認真討論過的成熟議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 的頭像

    郭的智慧寶庫─ 教養 ‧ 人生 ‧ 創業 ‧ 投資 ‧ 世界觀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