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習相遠」。每次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活蹦亂跳的,我就會想到這句話。

上小學之前,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樣天真無邪、純真可愛。但同樣一批小朋友,到了40歲時候每個人的處境卻是天差地遠。

是什麼導致後來的巨大差異?

我認為這一切差異最初的起點就是—「從小孩一出生,到他自己正式接手之前,父母為他立下的誌向」。

如果你仔細聆聽每個爸爸媽媽說出口的話,你會發現,每個爸爸或媽媽,腦袋中都有對小孩未來樣子的「模型」。

有人相信,要從好學校畢業,將來才有好工作。
有人希望孩子能夠揚眉吐氣。
有人覺得,快樂長大就好。
有人則希望,將來女兒嫁個好老公。

這還只是抽象的講法,如果你再了解得仔細一點,則一百個爸媽就有一百個不同的模型。

這些模型會不會影響小孩的人生?怎麼樣影響?

當然會!這些模型的重點是,呈現了父母「重視什麼」和「抗拒什麼」。

要從好學校畢業,表示你重視成績,但同時也表示你抗拒其他的可能性。
希望孩子快樂長大就好,這表示你重視讓他快樂,但同時也表示你抗拒會讓他不快樂的事。

父母重視成績,小孩大概成績差不到哪去;父母重視快樂,小孩大部分都很快樂。

但是…

成績好不代表你這個人ok;小時候快樂不代表長大以後還能一樣快樂。

所以身為爸爸媽媽,你最好把你的模型再想清楚一點。

這個時代,很多人會擔心對孩子的過度期望會產生副作用,但修正過度的結果,卻變成小孩的軟弱無力。所以不是該不期望,而是要知道,怎麼期望才能得到好結果而又沒有副作用。

大致上我歸結的原理是這樣:
1.可以"要求"他該有的特質。
2.可以"栽培"他該有的能力,但不能要求結果。
3.給他一個大方向,但他的路徑可以彈性。

以我小孩的實例來解釋,比較容易懂。

1.他該有的特質像是:獨立、情緒穩定、智慧。

所以當他不獨立、情緒不穩定,或用缺乏智慧的方式處理事情時,他會受到我的責備、甚至懲罰。

2.栽培他的能力像是:生存能力、思考能力、數理、英文。

這些是有機會就讓他學,但他能學到什麼程度,我都能接受。

3.大方向是:他必須走出台灣,走向世界。然後再從世界的眼光,找到他自己的定位。

其實3是重點,是他人生的整個戰略,其他的都是配合而已。而戰略決定了人一生的格局。

(你可以在台灣把英文學得嚇嚇叫,但如果你終其一生沒有想過要走出過台灣,也許你應該把學習英文的時間換金錢,拿來換成其他更有用的東西。)

這個格局跟你們家有沒有錢沒有什麼關係,而跟你腦袋裏想要什麼比較有關聯。

在老婆沒有懷孕之前,我從來沒有發現路上有孕婦。在自己有小孩之前,我從來沒有發現巷子裡會有小孩衝出來。

你必須先想要,然後你才會看的到。

在我想用英文把東西賣給外國人以後,我才發現,原來Yahoo字典很好用、iPad可以幫你朗讀英文新聞、Youtube上你可以聽到比爾蓋茲的演講…這些都免費。

除此之外,如果是學生還可以交外國筆友、當交換學生、打工遊學…

(我可沒有說我要送他出國,我的意思是,他要自己想辦法出國。)

所以,沒錢學英文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你給小孩的方向是什麼?

想清楚,然後寫下來。

(你原本不知道,但聽我講了就知道了。這是免費的,不客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