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跟我弟聊天,因為他住桃園,所以我問他有沒有去看黃色小鴨?

他說有,他去看過了。原本他覺得不過就是一堆塑膠,而且這東西小時候就有了,有什麼好看的;不過,教他APP的老師說了一段話,讓他改變了主意。

老師問他們,你們知道黃色小鴨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嗎?

沒有人答得出來。

老師說:"你們應該去看看。不過不是看那隻小鴨長什麼樣,而是看那隻小鴨背後的概念和意義。"

"那隻小鴨,每個人小的時候泡澡時都玩過;而設計師真正做的,只不過是把"小孩泡澡時玩小鴨"的比例做了對調。其它塑膠什麼的部份,幾乎都是在台灣做的,也沒有什麼太了不起的技術。"

"所以黃色小鴨,是一個光靠「概念轉換」就獲得巨大成功的範例,你們去看要看到這一點。

"因為東方人的思維裡排斥這種現象,大部分人都只相信唯有不斷下工夫,最後才會成功。"(註:至理名言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所以之後如果遇到你跟朋友說要寫某個APP,而朋友不看好的時候,你該做的是,趕快把APP寫好然後直接上架!這種別人不看好的,很有可能就會成功。"

(想想看,如果一開始有朋友跟你說他要做個16米高的黃色小鴨,你會跟他說:「歐,你這想法真是太讚了!!」嗎?)"

我覺得這個老師講的真是太好了!
而且這又讓我想通了一些事情,我繼續補充如下—

1.之前有人把我們這個時代稱之為「知識經濟時代」,也就是靠知識(或技術)讓經濟上產生了增長,例如:之前金融業的風光、科技產業的繁榮…等等。

不過我認為,黃色小鴨的時代意義是—

我們已經進入了另一個全新的「創意經濟時代」,也就是光靠"創意"就能夠產生經濟上的增長。(你看小鴨帶來多少的周邊經濟!嚇死人…)

你可能還沒意識到,光靠"創意"就能夠產生經濟效益,是因為有個很重要的結構改變,形成了這件事的基礎,那就是"專業的代工化"。

這個時代,如果你要做一隻超大的黃色小鴨,你並不需要從有機化學開始學、摸遍所以塑膠和橡膠的材質,然後自己從頭打造起。

實際上,你只要找到合適的塑膠廠,他就會把所有你該知道的經驗技術都教你,甚至還有辦法包辦幫你設計成形(ODM)…

因此,問題的真正關鍵是—

"你怎麼知道要做一隻超大的黃色小鴨?"。

再以開發APP為例,現在很多公司根本都沒有自己的APP程式人員,而是直接委托專業廠商開發。如果再加上接聽電話可以委托「電話秘書」、公司網頁可以委托「網頁設計公司」、業務開發可以透過「關鍵字廣告」…

幾乎整個公司的營運都可以外包出去,最後,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就只剩下一個核心,那就是"創意"和"商業模式"而已了。

所以,你準備好了嗎?

2.再來,我把關於APP的事情更深入地分析給你聽。

如果你稍微懂軟體,你一定以為APP不過是一種新的程式語言,幾乎我遇過的人都這麼認為,連我自己之前也是持這樣的看法。

不過剛和我弟聊過以後,我突然想懂了。

我認為資訊時代有三個浪潮,第一波是電腦的普及,第二波是網路的普及,第三波就是現在,APP的百花齊放。

因此,APP真正的意義不是一種新的語言,而是…

它代表「人們的行為出現了巨大的改變!!」

當然,這其中包含了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工作習慣。你只要比較APP和以前PC軟體的差異就會了解。

在PC時代,我們原本以為所有能開發的軟體都已經被開發了,但APP出現後,卻有無窮無盡的新軟體再被開發出來,像:公車資訊、高速公路路況資訊、把手機當手電筒、網路電台、通訊軟體、電子書、Evernote、Instagram、Dropbox…

為什麼這樣?
因為使用的裝置不一樣了、使用的場合不一樣了、使用的目的也不一樣了…

簡單說,現在人們的行為跟之前完全不一樣。

你不會拿電腦來當手電筒,但是手機可以。你不會拿電腦來拍照,但是手機可以。你不會在等公車的時候開電腦看書,但是平板可以。之前你無法在購物前看商品的評價,但現在你可以。以前你必須把資料印三份給同事,然後再聚在一起開會,現在你們可以共用一個網路資料夾,然後在三個完全不同的地點進行討論…

所以,每一個全新的APP背後真正代表的是 —

1.事情有所改變,所以讓這個APP產生了機會

或者 

2.這個APP即將讓人們產生新的行為

你看,我們的思想是如何的給限制住了!這件事我竟然花了這麼多年才領悟到。

現在,你也懂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