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之前寫的那些之外,另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感觸。
1.人之所以會做蠢事,是因為看不到行為和後果之間的關係。所以,如果有辦法把行為和後果之間做個連結,讓你看到行為和後續連帶產生的影響,那麼有些事你就不會去做,因為你會選擇。但如果你不知道,你就無從選擇。
2.其實從盧貝松的「搶救地球」之後,我就對高空攝影很感興趣。可是你要真的去做才會發現,其實台灣是個管制很嚴的地方。飛行這件事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它是只屬於少數人的權利。
在都市不能放天燈、衝天炮就算了,但即使到了郊區,如果你要發射個小型火箭,你也得先查看看有沒有違法⋯
台灣的天空並不自由。(所以,齊柏林拍的影片是很珍貴的。)
3.看電影,我對於"怎麼做出來的"一直很感興趣。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看見台灣」這裡面有三個元素—
一是影片,齊柏林拍的,這大家都很清楚;
二是音樂,整個影片裡你的情緒起伏,是由音樂主導的。把音樂拿掉你一定會睡著;
三是知識,例如:山坡上的樹和土石流的關係,養殖場跟地層下陷的關係,汙水排放和飯裡有重金屬的關係⋯
如果你把知識(也就是吳念真的旁白)拿掉,這部影片就會變成純藝術片,你只有看拍的畫面到底是美、還是醜。
沒有人解說的情況下,清境的照片你即使看了一百次,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經過彰化滿滿的魚塭,你也不覺得哪裡有錯、你家門前的河顏色每天變來變去,你也習以為常⋯
所以,創意還要加上知識,才能產生力量。
但是,在看的時候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為什麼一個高空攝影的會懂這麼多?他怎麼知道要去哪裡拍、拍什麼?這些關於整個台灣土地的知識,顯然不是一個普通導演能夠了解的⋯
所以我一直看到謝幕,終於找到了答案。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看到這個名字....."李鴻源"?
(還有你有看到整個謝幕最後這三個字是什麼?)
PS. 齊柏林的空中攝影已經好幾年了,公共電視是先前長期支持他的客戶,所以你們沒事請多捐錢支持公共電視吧!
- Dec 13 Fri 2013 21:33
「發現台灣」感想2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