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分享一些我自己做過,寒假可以帶著孩子做的事給各位爸爸媽媽參考─

1.「搭捷運去旅行」:

我們可以先選定一個目標站,要孩子帶你搭捷運去那裡,把主導權交給孩子,然後從旁協助。

一來是讓他熟悉這個城市,另一方面則是培養他「自主移動」和「臨機應變」的能力,為將來成為背包客行遍天下打下基礎。

(幾乎每一個國家的捷運或地鐵都會貫穿該城市裡最重要的區域)

低年級的時候可以父母陪伴,並提醒他哪邊要留意安全,到高年級時,男孩子基本上就可以完全自己搭捷運去探索了(帶一點零錢和手機)。

PS.進階版本則是「搭火車去旅行」(外縣市)。

(不過再次提醒,各位還是務必要衡量自己孩子情況,安全第一啊!)

2.「圖書館之旅」:

帶孩子去台北市全部的圖書館,一間一間的去。一來是讓他了解身邊有哪些資源,二來你讓他習慣於靜態和被書包圍環境。

(補充:中崙圖書館有好多好多的漫畫,爸爸可能比小孩還愛!)

3.「請孩子唸書給你聽」;

偶爾可以借一些大人的圖書,然後請孩子幫忙念給你聽。(理由例:"爸爸最近好累、想休息一下,你可以幫爸爸把這本書唸給我聽嗎?")

這樣的做法,孩子可以閱讀到一些超越他年齡的東西,然後透過討論你可以分享一些大人的真實生活或感觸,除了可以建立更深的親密感外,也會幫助孩子變得成熟。

4.「每日一句英文」

低年級時,學校的英語教材裡通常會附有光碟,裡面有輕鬆愉快的英語歌謠,可以把它轉錄到手機裡,三不五時播放給孩子聽讓他們跟著哼哼唱唱。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英語」跟「愉快的經驗」產生連結,也熟悉英語這個語言的韻律感。

到了高年級,就可以讓小孩直接背英文單字,只是這樣其實單調了些。因此這個寒假我嘗試一個新做法,"每天讓兒子翻譯兩句「推特上的訊息」",他得自己查字典,還是看不懂的部分再由我解釋。

因為推特上的訊息都很短而且比較生活化、口語化,此外也都跟世界最新的脈動有連結,這樣做目前為止看起來效果不錯。

5.「每日運動」

這就不用多說了,讓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6. 其他小技巧

「文字接龍」,假日出遊時在車上可以全家來個文字接龍,例:" 陽明山 > 山谷 > 鼓勵 > 勵志… "。一方面是增加親子間互動,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孩子詞彙的使用量。

「生活化數學」,想買東西時金錢的計算、出遊時間的估算、分配東西的情況都可以讓孩子嘗試思考,將課堂的理論實踐在生活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