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了國中英文開始學文法,沒多久腦袋就變漿糊了。我剛剛在教他然後釐清他所有的問題,我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學校教文法的方式是有問題的,會讓學生把所有東西搞混。我原本拿以前的文法書要講解給他聽,結果發現太複雜了,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以前我同學都學不好英文。

當年我對英文的理解完全不一樣,我很早就抓到英文的「語感」所以完全沒有他們的困擾。我不太懂老師講的那些專有名詞,但我可以感覺到什麼地方要放什麼樣的東西才能夠表達。也就是我是在使用語言,我腦袋裡上演的是情境,可是同學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弄清楚這東西是老師說的什麼詞性、什麼時態、然後怎麼組合…

 

英文文法的問題以前沒什麼感覺,因為那時候只學英文。現在學了日文又學韓文,我才發現,英文文法是「英文專家」設計的,日文文法是「日文專家」設計的。所以他們是以他們各「語言」自身的思維去理解文法,而彼此間不相通。

當你學了超過兩種以上的語言,你會從「語言學」的宏觀角度來看英文或日文,整個文法的理解方式是不一樣的。

這兩者的差異在於,英文文法是給已經懂英文的人去更了解英文語法的結構。但如果你讓另一個語言的人來學英文文法,他學習的障礙就變得非常高。(也就是說我們學的英文文法其實是英文的「修辭學」,而修辭學適合本國人進修,但不適合外國人學。)

可是從小雙語長大的小孩,他根本就不需要懂英文文法也能夠把英文學起來,他不需要經過那到障礙。因為雙語學習的過程是在學習「語言」,他的理解方式是「語言學」的文法,而不是「英文」的文法。

 

舉例來說,所有的語言都有要表達這些情境的時候:

1.疑問句

2.主角的狀態

3.主角的動作

4.主體的位階

 

 

1.疑問句在東方語系是加一個字。 嗎、か、까  ,可是在英文要用倒裝來表達。

 

2.句子分成狀態動作兩種:

    1 .表示狀態:他是男生、你是老師、我正在學英文

         東方語系用一個字來描述狀態:是、は、는  ;

         英文則是用 be動詞 來表示狀態。(I am watching TV.  所以 watching 其實是狀態,但文法告訴你是動詞。)

 

    2.做動作:他踢球、我睡了、去吃飯

        中文和英文都是:動作 + 被做動的物體 (踢球、吃飯);

        但日文和韓語卻是:被做動的物體 + 動作 (球被踢、飯被吃)。

 

3.位階:

東方語系稱「敬語」,中文:你變您;

日語、韓語:くれる變ください 、句尾加요或ㅂ니다 。 這些都是用來表示對方的位階比我高。

英語則是表現在 be動詞動詞 上:「我」最大所以單獨用一個 am ,而「你」和複數是其次;位置最低下的是「單個的他」,所以狀態用 is 然後動作要加s 用來區別。  (所以英語的概念裡「我」才是最大,即使對老師也只是稱呼名字。)

 

上面可以看到語言背後藏著其獨特的文化思維,會讓學的人腦筋轉不過來,所以不需要為文法學不起來感到挫折,那是必然的;要學會另一種語言意味著你要完全換一個思考方式,先有這概念,然後根據「情境」去學習另一個語言是怎麼思考跟表達同樣的情境,這樣會有趣得多。

 

(也因此有人提出應該一次學多種語言,而不是只學英文的看法,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