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教兒子練老爸我的「郭氏形意拳」。在這一切開始之際,我應該把我學武至今的心得做一個總結。

我是大學時參加社團開始學習中國武術,算一算也差不多有20年,但直到最近這五年,我才得到一個驚人的結論—

原來最強的拳法是……

「拳擊」。

"但拳擊不是中國武術啊?"

哈!你說對了。中國武術沒有你想象的強。

我知道你一定不能接受,來,我解釋給你聽…

我一開始學習形意拳時,我深信這個拳法很強,因為這個拳法是以"實戰"聞名。這個門派在清朝年間出了好幾位大師級的實戰人物,而且當年的晉商請的鏢師(現在的保全)都是形意門人,所以你說這個拳法會不強嗎?

懷抱著學習的是最強拳法的心情練習,越練越覺得自己厲害,也憧憬著自己有一天能像「郭雲深」一樣打遍天下無敵手。

不過,在自我膨脹的過程中,也有些疑惑得不到解答。

1.「實戰時的威力是不是和體形、體重有關係?」
(如果是的話,把時間拿去吃胖一點,不就比多練幾次招式來得有效?)

2.「我照這樣一直練下去,是不是就能夠比(重量級拳王)泰森強?」
(如果不行,那我們為什麼要花時間蹲馬步、練那麼多招式呢?拳擊並不用蹲馬步、也沒有那麼多招式啊…難不成我們在做白工嗎?)

3.「為什麼K1、UFC這種比賽,裡面都沒有使用中國武術的選手?」

諸如此類的困惑,在我心中一直沒有得到確定。而且,我曾拜訪過其他門派的朋友或長輩,一樣沒有人正面回答這些問題。

直到後來我自己創業,性格上變得務實後再回過頭來看,答案當然就很清楚了。

原來,中國武術的最大問題就是「太過浪漫」。

如同"五術"(由易經發展出來的巫、醫、命、算、卜)的發展,中國武術一樣帶有中國文化的特點—

1.抽象(意、勁) 2.神秘 (氣) 3.參雜了哲學思想 4.參雜了很多不切實際的理論,卻又能自圓其說 (五行、八卦) 5.有很多的故事或傳說

這些東西跟中國的文學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中國的文學追求的是「意境」,也就是用一種抽象的文字方式去表達,目的是要讓讀的人能夠產生一種奇特的感覺,即使兩個人的理解完全是背道而馳。

(中醫裡這個問題最多。像「虛實」、「補洩」從來沒有人講得清楚到底是什麼,理解全憑個人天份。所以常常發生同一個病人,兩個醫師一個開補,一個開洩,治療方式南轅北撤。

古代還發生過,醫師開藥裡面會加"錫",原因是傳下來的書典中"飴"的古字跟"錫"很像。)

文言文是一種藝術上的浪漫,但卻也導致了近代中國在科學化時的阻礙。如果你教一件事,學生理解的卻跟你原本的意思完全不一樣,那很多事情就很難推廣、很難普及。

(「暗勁」、「化勁」、「以意領氣」、「內六合」、「內氣運轉」、「四兩撥千斤」…這些字眼是不是給了你無限幻想?

「猛虎硬爬山」聽起來就比「右拳」來得有威力!可這是文人的行銷功力,不是拳法本身的威力…)

在民國初年,一批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頂尖人才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開始推廣所謂的「白話文學」。

(也就是"你以後不要再說一些抽象的話讓其他人各自解讀!講白話,講讓大家都聽得懂的,不會誤解的!"。

白話文學的目的就是,把你要講的東西具體化、標準化,這樣一來知識才能夠普及,人民才會進步。)

所以你現在知道了,中國的武術不是單純的武術家在傳承,而是有文人、小說家、電影、漫畫參與這整個浪漫化的過程。

當你有天想要學習中國武術,你腦子裡想的不是要像拳擊手一樣上場打敗對手,而是你相信你會學到某種秘技,你將可以發出強大的內勁發人丈外,以巧妙的招式化解對方的來力,你的招式俐落、讓人歎為觀止…

很可惜,我必須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幻想。

你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各門各派老師示範他們門派招式的用法,看起來很有道理。但老實跟你說,除非你的對手是完全沒有練過的,否則實戰時這些東西通通用不出來。

(擒拿?在你想抓對方的手的同時,對方就擊中了你的下巴。

化勁?我從來沒有看過誰在比賽中能化勁的。你可以推手很厲害,但實戰完全是另一回事。

除此外,以我們自己系統多年來的比賽來看,我只看過一次有人成功地使出"劈拳"打到對方,而且效果還不如正拳…..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我們要花那麼多時間練劈拳?)

相對起來,拳擊就是很務實的一種技術。

你學習國術,一開始就是從招式開始練習,然後期望能夠將這個招式用在實戰上;但拳擊不是這樣,拳擊是一個從結果倒推回來的教法。

拳擊的目標是「擊倒對手」,從這個結果再倒推回來,你該打對方的哪些部位,所以你該怎麼出拳。這讓你發展出適合你自己的招式。

(當對手站在前面時,拳擊手的目標都很清楚,主要目標是對方的下巴,其次是腹部。但如果你練的是國術,你一定有這種經驗是「對方站在你前面,但是你不知道該怎麼出手」。)

再來,拳擊沒有套路,國術在練套路的時間拳擊就拿來比賽。所以,國術我們評論的是這個人套路練得怎麼樣,而拳擊我們評論的卻是「打過多少場比賽」的實績。

所以,練拳擊的一定會打,練國術的一定……很會講故事。

我知道講這些很不中聽,但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應該讓後來的人,能對武術原本的樣子有個清楚的認識,而不至於浪費太多生命活在自己的幻想當中。(我浪費過了)

而且這個時代,武術已經進化到另外一個層次。

在國術鼎盛的清朝,根本沒有巴西柔術、卡波耶拉…用這些奇怪武術的對手。所以這個時代中國武術,需要的是再一次進化,而不是堅持著古老的才是好、正宗的才是對。

這個時代的武人應該因應時代的變化,發展出全新的內容!

PS.除此之外,中國武術的浪漫性也不全然是缺點。如果你不是要成為實戰高手,那麼富含哲學思想的中國武術就會是很適合讓你寄情一生的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