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股市下跌真是心情愉快,好吧,我就再講一點關於投資的秘密。
每次講到投資,10個人裡面有10人都在跟你講股價,不是說今天漲了幾元、就是接下來看漲還是看跌,反正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股價在講,就所以後來我就懶得說什麼了...
然後你再去看關於投資的書,一堆書都在教你怎麼樣像巴菲特一樣投資,但根本沒有一本講到真正的靈魂....
後來我終於想通為什麼。
因為一般人投資是以"人之眼"在看東西,而你要真正瞭解投資的本質,你得用"企業之眼"來看東西,而這通常意味著你得經營過公司才行。
就像我之前講,以"企業之眼"來看不動產跟你以個人的角度來看房子,看到的東西完全不一樣,投資上也有相同的情況。
以個人的角度來看,買股票就是為了以更高的價格賣掉,所以每次聊到股票的時候,總是一直有人告訴我要賣掉、要賣掉.... 如果我說我要持有一輩子,他們就會出現完全無法理解的表情。
然後談到配股配息,所有人都在關注配多少現金,多配一點就開心、少配一點就唉唉叫....反正,現金就是重點。
但我告訴你吧,這一切都是幻覺。
要看清這一切,你得把自己視為"母公司",然後把投資標的是為"子公司"去理解。
如果你是母公司,要買下一家子公司時,你要看的是什麼?子公司的價格?
是啦,價格要看,可是更重要的是這家子公司的「體質」。
你想買一家便宜的弱公司(競爭力弱),還是一家很強但有點貴的公司當子公司?
另外,你在認列損益的時候,是只認列現金的部分,還是全部獲利?
子公司發放的現金,會流到母公司,如果兩家都是你的公司,現金放哪有什麼差別?
(我知道有一點差別,但跟你原本的理解不一樣。實際上子公司把現金發放了,內部價值會同時下降,所以股價就會下跌。
所以配息你賺到了?那是幻覺....)
如果你真的買了一家子公司,你會不會每天想著把他賣掉、把他賣掉....?
(那你為什麼把股票賣掉?)
..............
所以,關鍵還是在於"企業之眼",也就是說......「你怎麼理解你自己?是個人還是企業?」
如果你搞懂了,你就會知道真正懂巴菲特如何投資的,不是那些書,而是一家公司叫「GE」(奇異)。
GE 在 Jack Welch 執掌的年代執行了一個策略─
「把市場地位是排名第二以後的部門關閉或賣掉,然後買進市場地位第一名的公司。」
所以有人稱 GE 為 瑕疵版的 Birkshire 。從這個觀點來看, GE 其實就是一檔只投資於最好公司的大型基金。
每次講到投資,10個人裡面有10人都在跟你講股價,不是說今天漲了幾元、就是接下來看漲還是看跌,反正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股價在講,就所以後來我就懶得說什麼了...
然後你再去看關於投資的書,一堆書都在教你怎麼樣像巴菲特一樣投資,但根本沒有一本講到真正的靈魂....
後來我終於想通為什麼。
因為一般人投資是以"人之眼"在看東西,而你要真正瞭解投資的本質,你得用"企業之眼"來看東西,而這通常意味著你得經營過公司才行。
就像我之前講,以"企業之眼"來看不動產跟你以個人的角度來看房子,看到的東西完全不一樣,投資上也有相同的情況。
以個人的角度來看,買股票就是為了以更高的價格賣掉,所以每次聊到股票的時候,總是一直有人告訴我要賣掉、要賣掉.... 如果我說我要持有一輩子,他們就會出現完全無法理解的表情。
然後談到配股配息,所有人都在關注配多少現金,多配一點就開心、少配一點就唉唉叫....反正,現金就是重點。
但我告訴你吧,這一切都是幻覺。
要看清這一切,你得把自己視為"母公司",然後把投資標的是為"子公司"去理解。
如果你是母公司,要買下一家子公司時,你要看的是什麼?子公司的價格?
是啦,價格要看,可是更重要的是這家子公司的「體質」。
你想買一家便宜的弱公司(競爭力弱),還是一家很強但有點貴的公司當子公司?
另外,你在認列損益的時候,是只認列現金的部分,還是全部獲利?
子公司發放的現金,會流到母公司,如果兩家都是你的公司,現金放哪有什麼差別?
(我知道有一點差別,但跟你原本的理解不一樣。實際上子公司把現金發放了,內部價值會同時下降,所以股價就會下跌。
所以配息你賺到了?那是幻覺....)
如果你真的買了一家子公司,你會不會每天想著把他賣掉、把他賣掉....?
(那你為什麼把股票賣掉?)
..............
所以,關鍵還是在於"企業之眼",也就是說......「你怎麼理解你自己?是個人還是企業?」
如果你搞懂了,你就會知道真正懂巴菲特如何投資的,不是那些書,而是一家公司叫「GE」(奇異)。
GE 在 Jack Welch 執掌的年代執行了一個策略─
「把市場地位是排名第二以後的部門關閉或賣掉,然後買進市場地位第一名的公司。」
所以有人稱 GE 為 瑕疵版的 Birkshire 。從這個觀點來看, GE 其實就是一檔只投資於最好公司的大型基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