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教養?

我認為教養不是"你教會小孩多少事"。教養,其實是一種「父母把自己的狀態傳遞給小孩」的一個過程。

我講個例子。

我的老婆很怕蟑螂,每次看到蟑螂就會驚聲尖叫、花容失色。結婚前這樣沒有關係,這表示她是一個需要人保護的弱女子。

但在有小孩之後,有一次一隻蟑螂跑過去,老婆一樣驚慌失措、放聲尖叫,結果被兒子看到…

結果,我想你們都猜到了。

沒錯,從此之後兒子看到蟑螂的反應就跟她媽媽一樣,無比的恐懼!驚慌!還有次差點從板凳上掉下來,發生危險…

而我無論怎麼跟他說"不可以這樣(因為危險)"或是"不要怕"都沒有用,他的反應全部都一樣,因為…

他從媽媽身上學到了「恐懼」。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教養不是你"教"他什麼(不要害怕),而是你"傳遞"了什麼東西給他(恐懼的情緒)。

孩子的學習過程,很少是用聽的,更大的部分他是直接用完整複製(clone)的方式去"複製父母的狀態"(尤其是情緒)。

(爸媽們一定有發現,只要你一直對著嬰兒笑,然後有一天他突然就會笑了,因為他懂得了「笑」所代表的「快樂」的這個狀態。而整個過程,根本不需要言語。)

所以你怎麼對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會怎麼樣去對其他人。

(所以才會有個常見的矛盾現象—爸爸會動手打小孩、叫他不可以打同學的,往往在學校裡就是最常對同學動手的。)

而且更宏觀的看,孩子學到更多的,不僅僅是你要教他的,而是更完整的複製—你的人生、你怎麼看這個世界、更重要的…你怎麼看你自己。

(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意,還是感到無力?你相信努力可以改變世界,還是你相信都是別人的錯?你是有自信的,還是渴望被拯救的?

如果你有意識到這點,你就知道—
如果希望孩子情緒穩定,你必須先讓自己是個情緒穩定的人;希望孩子有自信,你得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你要先樂於學習,孩子才會樂於學習…

所以,「父母把自己的狀態(和人生)準備好,然後傳遞給孩子」,這才是整個教養的核心。其次才是選擇管教的方式。

(畢竟"棍棒之下有孝子"、"愛的教育也會出逆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