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會牽涉到政治意識,聽我的,如果你無法承受就千萬別看。


-----------------------------------------------------------------------------


我一直以為天下雜誌就是遠見雜誌,印象上天下雜誌就是 so so,沒想到今天為了陪小孩打發時間,翻了翻遠見雜誌,竟然大出意外,這本雜誌真有深度!原來這本雜誌的英文名是 Global View Monthly,這還真是名符其實。


我看的是2012年六月號,文中報導了兩位大陸人士,第一個是韓寒,另一個是從未出過國,但得到世界級獎項的建築師。這兩篇文章給我超級震撼,以致於我非得今天把這件事寫下來不可。


先從我的結論到過來講好了─


告訴你,如果你有小孩,你一定要叫他把中文學好,然後要把自己當成中國人;同時,叫他把英文也學好,然後也要把自己當成美國人!



後一句你可能沒感覺,但聽到前一句你應該會很生氣,這是正常的。


一般台灣人對於「中國」這兩個字很排斥,他會很生氣、拼命地澄清他不是"中國人",而是"台灣人"。那種過度反應就好像"中國"這兩個字是個什麼見不得人的傳染病,好像你不趕快把它拍掉你的全身就會被汙染。


我是台灣人,所以我很了解這種情緒是從何而來。這是因為大陸人給人的印象是貪婪、黑心、不要臉,所以身為台灣人的我並不想跟他扯上任何關係!但這其實是一個越描越黑的反應,如果一個人會歇斯底里地否認某一件事情,正是因為他打從心底相信那件事。什麼意思?說穿了,「台灣人心知肚明自己骨子裡就是中國人!」,除非你是原住民,不然你的某一代長輩一定是從中國來的。不管你喜不喜歡國民黨,你所受的教育就是國民黨帶過來的中國文化!(不過剛好相反是大陸沒有中國文化,因為當時被文革革掉了。)


很多台灣人拒絕接受這些事(這跟上上一代接受日本教育有關),以致於台灣人一直被情緒困住,結果產生了很大的問題─


台灣人並不了解「中國」,以致於台灣人也不了解「台灣」自己。



換句話說,台灣必須先了解中國,才會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優勢和角色,還有接下來要往哪裡走。台灣和中國是兄弟(就像英國和美國是兄弟),兄弟之間往往最不能接受彼此,但只有透過了解兄弟,你才會了解自己的根源,和你之所以為你的答案。


中國不是綠的腦袋裡想的那樣,但也不是以前藍的以為的那樣。說真的台灣人還真沒幾個人了解中國。要了解後來的中國,你一定要了解鄧小平;但在台灣你還真找不到幾個人可以跟你談鄧小平。台灣人對共產黨的印象只有六四天安門的血腥鎮壓。蔡衍明說六四沒死人,那是胡扯,不過六四事件也不是台灣人以為的那樣,只是因為學生反對政府。那其實是一個很棘手的民主化矛盾過程,想知道實情你得自己去研究,不然我說什麼你也不會信。



如果到這邊說的你還能接受,那麼接下來就是更深入的東西。


一個文化的厚度,和這個國家本身多樣性的蘊涵程度、經歷過事件的次數有很大的關係。講白一點,台灣這塊土地本身是長不出文化的!因為台灣的土地太小、人的同質性太高,所以很難自己發展出深厚的文化。(台灣現在的文化,是來自於外來的殖民國(日本),以及後來國民黨帶過來的中國文化進行融合和延伸而已。)


亞洲最重要的文化,就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這麼豐富深厚,就是因為它的地大、人多、歷史長,這是只有他有的得天獨厚。如果沒有那時候的國民黨把中國文化帶到台灣,加上中國本身經歷的文革,台灣是沒有機會靠自身的力量在文化上超前中國。


但是中國仍舊地大、物博、人多,不像台灣身邊每個人經歷的都大同小異,中國大學裡即使同一個班上的每一個人經歷的人生都徹底地不同,以致於新的想法、新的嘗試都會不斷地產生,堆積出新的文化。


雜誌裡介紹的那位建築師,他在大學時就認為學校裡教建築怎麼全學西方那一套,所以嗤之以鼻,還完全沉潛了十年(沒做事,靠老婆養),最後發展出完全中國式的世界級建築。像這種就是台灣不可能發展出來的人才和文化。


所以如果投胎時可以選,記得要當大國裡的國民,沒事不要去個小國。但是,我們很幸運,我們多了一個選擇,一個可以輕易吸收大國文化,但又不用受專制體制束縛的地方。


聽懂了沒?這就是台灣的優勢所在!


這就是我為什麼說你要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你要去閱讀中國人閱讀的東西、看中國人的部落格、吸收他們所有發展出來的新想法、新創意、新技術、新經驗,那個格局才夠大!那個底蘊才夠深厚!


另外,這期雜誌之所以讓我震撼,是因為我"又"在這兩個大陸人身上看到"覺得自己身為知識份子,所以有責任要讓國家更好!"的態度。大陸受教育還沒完全普及,所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一種"身為知識份子的自覺"、"讓國家更好捨我其誰"的態度。我看到的,這兩位不是特例,而是一堆人都有這樣的態度,你怎麼能不害怕這個國家會進步神速?


反觀台灣,人人都是大學畢業,還有誰認為自己是知識份子?同時,還有誰覺得讓台灣前進是自己的責任?大家只會動嘴巴,結果就是沒有做事的人才可以大聲罵做的人做不好....


當大陸的知識份子推崇的對象是魯迅、梁實秋,而我們已經因為他們"不是在地文化"急於棄之而後快,結果被拋棄的不是文章而已,連為國為民的精神和態度也丟得一乾二淨.....


出了一口氣,卻其實賠個精光,身為台灣人,你不害怕嗎?



PS: 1.不只要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也要把自己當成美國人,這是同樣的道理。把格局拉大,一起合力把事情做好,不要小鼻子小眼睛,明明就在同一條船上,自己的人吵個沒完!
      2.大陸知識份子對於自己國家"民主"的推動是不遺餘力,批判政府的力道和準確度可是讓人吃驚的,不要一直停留在大陸人沒水準的印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