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媽媽聊天。他兒子才小學二年級(不是我們學校),但媽媽的壓力已經非常大。

因為兒子動作慢,常常全班考卷都寫完了他還沒寫完,老師就會叫他站到櫃子旁邊去寫,有時候還會出言羞辱。

然後每次考卷發下來,旁邊都會蓋上分數級距。看到超過一半的同學都是90分以上,70分、80分就差不多等於不及格,而且,考不好的時候老師還會對家長施加壓力,媽媽壓力更大了。

可是像英文科考試,有時候考的又不是課本上的單字,外面沒有補習的學生怎麼會?媽媽只好讓他補英文。

為了避免他成績不好在學校被羞辱,媽媽只好每次考試前都先幫他預習。

但最近期末了,老師課業出的更多而且不停考試。媽媽每天光陪寫作業就寫不完了,哪還有時間幫他預習?

媽媽壓力大到不行,氣急敗壞下,很難不將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就我觀察到的,老師都有一種「分數焦慮症」,不能接受學生成績不好(沒唸書/上課沒在聽)或功課沒寫好(不負責),會覺得是自己沒教好。

但如果你沒有看到你的焦慮在家長身上起了什麼作用,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

媽媽說,她帶兒子去做過檢查,檢查結果是正常,沒有過動或學習遲緩的情況。

這讓我想起先前另一個朋友的小孩也遭遇了類似的遭遇,檢查後醫生跟我朋友說:「有問題的應該是老師吧!」

(後來我朋友就把小孩送到新加坡去了,並決定舉家搬遷到台東去讓其他小孩上"正常的中小學"了。)

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遇到的問題-

在主流體制下,只有某一種「制式規格的小孩」能夠順利生長,而對於其他「不一樣的小孩」,我們並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成長空間。

(很多人認為這是「制度面」(可歸咎於教育部長)的問題,但我認為真正的徵結其實在另一個比「制度」還更力量強大的結構—「群體意識」。

在這個「群體意識」下,我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而被困在這個膠著中,我們只有漫長而看不到盡頭的焦慮。不僅小孩焦慮、父母焦慮,其實老師也很焦慮⋯)

不過,相對於主流體制下的焦慮,我還有另外一個朋友是讓小孩在家『自學』。(不是真的都待在家裡啦!)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對比,因為相對於一般媽媽對小孩課業的焦慮,這個在體制外的媽媽總是輕聲細語、不急不火、步調略慢......

昨天晚上終於遇到她時,我問了她一個所有體制內家長一定會問的問題—

「妳讓小孩自學,那最後她要回到體制時要怎麼銜接?」

不過我的問題剛出口,我就覺得自己有點蠢。因為這個問題預設了「體制內才是最終正確的」的價值觀。

果然,雖然這個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但對她來說這似乎不是個問題。

「如果她(女兒)自己真的想回體制,那就花個一年時間去做銜接吧⋯?」

「但是我比較希望她能夠先去工作或遊學,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以後再決定是要讀大學還是幹什麼.....?」

嗯,與其說這個媽媽胸有成竹,我覺得她更像是有一種隨遇而安的特質;不管什麼樣的焦慮,在你跟她談話時,都會變成只是多餘的煩惱⋯

(我想這就是人家形容賈伯斯擁有的「現實扭曲力場」吧!)

喔,為什麼要提到這個讓小孩在家自學的媽媽呢?

因為我希望你知道—

當你在「體制內」感受到焦慮的同時,其實還有一群家長根本就在「體制外」⋯

如果連他們都不擔心了,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