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講的很好:「在這個『贏者全拿』的社會,你卻告訴家長行行出狀元,家長會相信嗎?」

 

雖然我不認同「公平正義」這四個字,不過教改盤根錯節的問題大致上就跟李遠哲分析的差不多。

 

我們以為教改不成功,是因為家長的觀念有問題,但真正的根節,其實在於─ 是「現實」決定了家長的觀念。

 

換句話說,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產業結構」。

 

如果這個社會的產業結構沒有辦法讓「多元」的孩子都可以維生,你要透過教改這個單一面向讓孩子「適性發展」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育不單純是教育,她的確跟「錢」有關係。如果你抗拒這點,你就很難看穿問題。

 

所以我認為我們這一代必須努力去開創那些被視為「不能當飯吃」的產業,如果像藝術、音樂、文學這些科系都可以當飯吃,大家又何必去擠「明星高中」、「大學名校」?

 

現在了了嗎?那還不動手!

 

 

------------------------------------------------

以下原文出處:

https://tw.news.yahoo.com/%E6%9D%8E%E9%81%A0%E5%93%B2%EF%BC%9A%E7%A4%BE%E6%9C%83%E6%B2%92%E6%9C%89%E5%85%AC%E5%B9%B3%E6%AD%A3%E7%BE%A9%EF%BC%8C%E6%95%99%E8%82%B2%E6%80%8E%E9%BA%BC%E6%94%B9%E9%83%BD%E4%B8%8D%E6%9C%83%E6%88%90%E5%8A%9F-080459695.html

李遠哲:社會沒有公平正義,教育怎麼改都不會成功

今年是教改二十年,被視為教改推手的李遠哲今天在台灣師大舉辦的「教改二十年回顧」的研討會中,公開發表他對教改的看法。李遠哲直言,很多人以為,家長觀念的改變,是教改成功的關鍵;但他認為,如果整個社會沒有朝公平正義的方向進步,期待家長觀念改變是不可能實現的假設。

「在這個『贏者全拿』的社會,你卻告訴家長行行出狀元,家長會相信嗎?」李遠哲舉例,我們的稅制讓有錢人可以繳很少的稅過很好的生活;我們的全民健保,讓偏鄉的民眾繳一樣的健保費,卻連去醫院的交通都非常不方便,無法享受同等的健保資源。他認為,如果不看清楚,以為改課程、改師資,教育就會好,教改是不可能成功的。不公不義的社會,會讓每個家長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是「贏者」,過好生活、享用最多社會資源。

問到二十年的教改成敗,他認為教改有許多進步的地方,但是多元的入學方式卻造成更大的學習落差。他舉例,以前的孩子進學校時大家什麼都不懂,現在城市的孩子進到學校已經具備許多知識,都是鄉下孩子不會的。多元入學的方案對於這些很早就具備許多的知識的孩子有利,鄉下孩子提早在這規則中出局。

他呼籲,如果社會沒有真正變得多元,政府沒有透過稅收讓財政重新分配,多元入學無法真正多元。如果社會沒有變得公平合理,十二年國教在升學制度上枝枝節節的改變,不會使教育改革成功。

他也為自己辯駁,談到每次提到教改的失敗,就將矛頭指向他並不公允。「教改會」只是一個有三十個委員、為期兩年的任務編組,教改會只能提供教育改的方想與建議,真正落實的是教育部。教改的方向並沒有錯,問題在於,部長更換太頻繁、許多政策都還沒準備好就上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 的頭像

    郭的智慧寶庫─ 教養 ‧ 人生 ‧ 創業 ‧ 投資 ‧ 世界觀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