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這麼多、這麼多、這麼多....的社會事件,從捷運砍人、到情殺、餿水油....,我想很多人的直覺都是–「我們應該加強道德教育」。

 

但你要知道,教「道德」這件事不是現在才開始有人提出。

當班上有人偷竊、作弊、說謊時,幾乎每個老師都絞盡了腦汁要讓學生明白“這樣做是錯的”、“我們不應該這樣做”。

可是教育的發展史已經超過幾百年,班上偷竊、作弊、說謊的問題卻仍然是所有帶班老師最棘手的問題....

 

如果你去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很多承諾「會加強道德教育」的學校,最後幾乎都淪為空談....
而過去是儒家道德思想發源地的中國,現在卻是很多黑心商品生產地....

 

為什麼會這樣?

 

答案是.....

 

「根本不存在一種教育技術或流程,可以讓你在教過學生之後,他就永遠不會黑心。」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當道德和現實衝突時,「道德永遠不敵現實」。而且,很想要道德的人裡面,很少人了解「現實」。

 

在我當汽車業務的期間,就發生過兩次同事捲公款跑路、一次同事偷客人的錢....

 

你覺得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嗎?他們老師沒有教過他們嗎?

 

另外還有一位同事是超級銷售員,只要能把產品賣出去,他什麼謊都說得出來;他可以看著你說謊,眼睛都不眨一下,因為他一點都不內疚.....

 

為什麼道德在他身上起不了作用?

因為他有個更悲慘的「現實」。

 

他在當兵的時候被捲進了拉法葉案,當兵的學長要他拿出50萬,不然他就得揹黑鍋去坐牢....

他們家是菜販,哪裡拿得出這筆錢!於是每次放假的時候,大家是開開心心的回家,他卻是去發傳單籌錢,不論風雨。

(你知道下雨天發傳單塞信箱是什麼感覺?被警衛趕是什麼感覺?)

他說,當時他覺得他的人生完蛋了.....所以他發誓,只要讓他渡過這一關他一定要出人頭地!!

 

所以你不會跟他說:「道德比出人頭地還重要」,因為他的現實很清楚—「道德沒法讓他當飯吃」。

 

除了當過業務,我也在夜市賣過吃的。隔壁攤的阿桑,靠賣魷魚羹要養三個小孩、還要供他們上大學.....

有一次聊天,她跟我告解—

 

有一天她才剛把攤子擺好,一群客人就上門了。但鍋子、餐具擺了一夜,裏面都是蟑螂、老鼠屎,她很想先全部洗過,可是現實的情況是,客人是沒有辦法等那麼久的....

所以.....我就不說了。

 

但在你說她黑心之前,你了解過她的現實嗎?

 

在夜市賣小吃,一天賺不了多少錢;食材的成本很高,而且天氣只要太熱或太冷,你的營業額差不多就掛零....

你可以沒收入,但店租可以不付嗎?三個小孩可以不養嗎?

 

現在你還要告訴她「道德」有多重要嗎?

 

如果當時有人直接掏出五十萬給我那個超級銷售員同事,讓他免於恐懼,那他就會學到“原來道德可以當飯吃”.....但,你願意掏出五十萬嗎?

如果阿桑有足夠的補助,讓她少賣幾碗魷魚羹也能同樣把小孩養大,那她又何必背負良心不安一輩子?

 

所以,「道德」是不用餓肚子的人才會講的東西。宏觀來看,更是如此。

 

幾乎所有的高道德,不管是人權、生態、環保、對人的尊重,都是已開發國家勝過開發中國家。

 

我問過一位中國武漢大學畢業的女孩,你們沒有教「過馬路要紅燈停、綠燈行」嗎?

她說學校有教,可是真的到馬路上,所有的車子都不管紅綠燈,你不闖紅燈根本也過不了....

 

最有意思的是,「芬蘭驚豔」這本書裡提到—

 

「作者問芬蘭學生:“芬蘭人這麼講求誠信,是怎麼教出來的?”

學生回答:“沒人教。在芬蘭,不會有人告訴你要誠信,就像不會有人跟你說,想活就必須呼吸一樣。”」

 

所以,「道德」怎麼教?

 

我的看法是—

 

要先解除人們所受到現實的限制,讓他們脫離「求生存」的狀態(別忘了歐洲是高社會福利國家),然後,人們自然就會追求更高的自我道德。

 

(換言之,道德並不是一個單一科目,而是牽涉到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文化、家庭價值觀綜合作用後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不存在單一技術”就可以教出高道德的學生。

 

不然,用法律規定大家回家抄「論語」就解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