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就要講到臺北文創與誠品。

 

臺北文創裡面占最大比例的就是誠品了,你說這樣做對不對,我沒什麼意見。

 

不過如果靠誠品就能帶動文創產業,那就沒有必要弄一個文創園區,只要幫助誠品展店就好。

 

但你說誠品是假文創也不對,因為他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產業,而且它裡面的櫃位,的確都租給一些臺灣的自有品牌。

 

只是話又說回來,這樣就能幚文創發展成一個產業,實在還差得很遠……

 

所以回到癥結點,我想還是因為「真的沒有人知道怎麼做文創」。

 

舉例來說,裡面有櫃位是賣年輕人設計的衣服、有櫃位是年輕人設計的皮包,但我必須說,這樣子做要成功很難。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櫃位等於一開始就將你的目標就先侷限在臺灣,而臺灣的市場很小,所以很可能你會吃不飽也餓不死,然後一輩子就過完了……

 

因此做文創第一個關鍵就是—

 

「一開始就要鎖定一個夠大的市場」。最好是全球市場,不然至少也要是中國市場,或是華人市場。

 

目標要先夠大,思維就會整個不一樣,也才不會浪費一輩子在一個小池子釣魚。

 

再來,第二個關鍵是—

 

「設計不等於品牌」(但品牌一定都有設計。)

 

也就是,不是你設計的很好,產品就會賣得很好,或可以賣得很貴。

 

我研究過所謂的名錶,為什麼它可以賣到這麼貴?用膝蓋想就知道,名錶再貴也不過就是錶而已……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這些品牌一定都跟「皇室」、「貴族」或上流社會有某種聯結,以至於這些錶就代表了身份地位,它之所以貴就貴在這裏,而不是因為報時的功能。

 

所以你看國外的設計師要打造自己的高階品牌,一定都是先想盡辦法讓明星、皇室使用自己的包包、禮服(你看奧巴馬的老婆不就穿了吳季剛設計的衣服嗎)。

 

說穿了,從來就沒有人是在櫃位上慢慢賣,賣成高級品牌的。

 

(香奈兒也是利用自己情婦的身份,將自己的設計的服裝打進上流社會。)

 

不過這邊講的還是服裝配件的品牌建立,不是真正的文創。

 

在我看來,臺灣做的最成功的世界級文創大概有3個—

 

琉璃工房、法蘭瓷、還有一個賣錦鯉的。

 

剛好臺北文創裡面就有一個琉璃工房,我特地進去一個作品、一個作品仔細看。

 

我只能說,真的是讚!

 

做琉璃是技術,也需要美感,但琉璃工房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她的作品裡面還有很深的文化意涵。

 

例如,中國人喜歡龍。但你知道龍代表了什麼?會給人產生什麼感受?人們會從龍的神態裡獲得什麼樣的力量?

 

然後你再仔細看,中國式的裝飾裡,再細微的紋路都有它的意涵。有些是雲、有些是花草、有些是神獸,這些都不是憑空一個人創造出來的,而是數億人在幾千年的歲月中累積出來的,這就是文化的厚度。

 

所以你看一些極致的藝術品,不管東方的還是西方的,都會做到極細微處都還有內涵,你可能不瞭解其中的意義,但你會感受到它的華麗或細膩。跟原始人簡單的壁畫不一樣,那是一個歷經長時間文明才有的結晶。

 

看了琉璃工房的作品,我覺得,如果翠玉白菜是國寶,那琉璃工房就是現代的翠玉白菜,而且更上層樓!

 

相較之下,琉園的作品不見得比較差,但就是少了那份文化深度。

 

所以文化有沒有價值?

 

我想一定有,而且有很高的價值,而且那是別人搶不走的,是長久的競爭力。

 

但是你一定要先去弄懂「到底什麼是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