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4616_10205074005423396_515746536982760996_n  我之前說過,在評論慈濟之前,你要先瞭解西方教會的歷史。

 

西方教會的歷史非常有趣,以下是這本「世界史」的內容摘錄—

 

1.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時期曾受到壓制,到了中世紀,基督教的勢力越來越大,教皇的權力甚至在皇帝和國王之上。

 

2.西元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率接受了基督教洗禮。羅馬基督教會開始借助法蘭克統治階層的影響力,在中歐和西歐推行基督教。

 

3.六世紀中葉以後,教會的權力日漸增大,深入到國家各個管理層面。在法蘭克,主教可以參與制定國家法律,有權更改法官的判決,甚至處分失職的官吏。

 

各級政府也都有神職人員任重要官職,若神職人員觸犯法律,則只能由主教按照教會法規審理,法權法官無權審理。

 

4.由於社會環境的不同,在西元四世紀以後,東歐與西歐的基督教在宗教語言、教義、儀式方面,呈現了分歧。

 

東方教會認為耶穌基督是人而非神,這是對「三位一體」的否定;西方教會則認為「聖靈出自聖父和聖子」,堅持「三位一體」的信條,雙方互指對方為「異端」。

 

5.1054年,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與羅馬教皇決裂,東西方教會正式分家。東方教會自稱「正教」,西方教會則自稱「天主教」。

 

6.基督教在發展初期,其教義和信仰是建立在神話傳說基礎上的,直到羅馬帝國後期興起的教父學,才建立起了系統性的理論。

 

7.中世紀的騎士以戰鬥為生,但富裕的教會常常成為騎士打劫的目標。

 

因此法國基督教會發起了「上帝的和平」運動,一方面想保護教會和教士的安全,另一方面則是要馴服勇猛的騎士,使其成為信仰的捍衛者和鎮壓異端的武力。

 

8.1020年以後,法國境內所有的騎士都做了宣誓,不逮捕農民、婦女和商人,不搶劫磨坊,不毀踏葡萄園,不搶劫牲畜。

 

9.1198年,英諾森三世加冕為教皇。他繼承了「教權至上」的觀念,並創立了「雙劍說」—“耶穌掌握了世俗權力和宗教權力這兩把劍,並把它們交給了羅馬教皇”。

 

因此"是教皇把世俗權力授予皇帝和國王,皇帝和國王應屬於教皇,教皇有廢黜他們的權力"。

 

10.英諾森三世在與世俗君主的對抗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英國國王曾不接受他指派的主教,憤怒之下他宣佈革除國王教籍、廢除其王位,並慫恿法國向英國開戰,迫使國王低頭。

 

他還成功插手法王、亞拉岡國王、萊昂國王的婚姻。並在在位期間發動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鎮壓「異端」阿爾比派。

 

11.天主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與它觀點歧異的教派一律被斥為「異端」。

 

十二至十三世紀,「阿爾比派」斥責天主教會主教是“假冒偽善的豺狼”,英諾森三世便聯合法國組織十字軍加以討伐,對其採取血腥的屠殺。

 

12.中世紀初期,歐洲文化教育長期受教會壟斷。教會牢牢掌握著教育大權,借助文化宣傳教義,制約人民的思想。

 

中世紀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工商業者所組成的市民階級崛起。這新的市民階級,表達出對知識的渴求,促使大學的出現。

 

大學的蓬勃發展讓教會人士坐立不安,於是加緊了對大學的滲透。到了十三世紀中葉,教會已經完全操縱了巴黎大學,有自由思想的教師都被逐出學校。

 

13.十一世紀末至十三世紀末歐洲,總共發動了八次的十字軍東征。大致如下—

 

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鼓動人們加入十字軍參加聖戰。他將真實的耶路撒冷和天國之城混為一談,認為耶路撒冷就是以珍珠為城牆,以白銀為街道,沐浴著上帝光輝的聖城,任何貧困人們衹要到了那裏,就能夠獲得歡樂和富足。

 

「參加東征的人,死後會直接進入天堂。」,「上帝賜給你們強大的武力,參加對異教徒的聖戰,就將得到天國不朽的榮耀!」

 

14.1099年,十字軍直至聖城耶路撒冷。這時的十字軍與土匪強盜無異,一路燒殺搶掠。聖城落入十字軍手中之後,變成了一座死亡之城,衹要是穆斯林,不管是婦女還是兒童都難逃其毒手。

 

屠殺過後,耶路撒冷居民少了近七萬人……

 

15.1146年,新教皇歐根三世派布道士聖伯納德募集新的十字軍,聖伯納德歌頌聖騎士為「完人楷模」,號召騎士們毫不留情的消滅異教徒,為羅馬教廷征服土地。

 

此為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但在內部分裂的情況下,徹底失敗。

 

16.教皇格里高里八世,呼籲西歐君主採取行動再次收復聖地。於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英國國王,與法王發動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最後在穆斯林英雄薩拉丁的對抗下,雙方締結和約,十字軍退兵。

 

17.教皇英諾森三世即位,他是一個狂熱的教權主義者,夢想讓基督教成為唯一信仰。因為拜占庭皇帝拒絕東方教會併入羅馬教會,於是發動十字軍進攻同樣具有基督教信仰的拜占庭。

 

1204年,君士坦丁堡淪陷,40萬居民慘遭蹂躪。十字軍統帥下令,破城之後,騎士們可在城中任意劫掠七日,隨軍主教還預先赦免的了所有的一切罪行。

 

騎士們在城裡尋歡作樂、爛醉如泥、姦淫婦女、殺戮無辜,君士坦丁堡成為人間地獄……

 

18.1217年,教皇英諾森三世組織第五次十字軍東征,但士氣大不如前,最後草草收場。

 

19.教皇將第五次十字軍東征失敗,怪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於是皇帝組織了第六次東征,但最後仍以失敗告終。

 

20.教皇英諾森四世號召第七次十字軍東征,法王為了佔領北非以鞏固地中海地區的利益,於是命令騎士參加,但失敗被俘。

 

21.1970年,法王決心報復又組織了第八次十字軍東征,但遇上瘟疫,客死他鄉,殘餘部隊無功而返。

此後教皇費盡口舌,也再無人響應了……

 

————————————————

 

我的感想是,從歷史上來看—

 

1.整個教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性慾望的擴張史。

2.教會的高層不見得比較高尚,對於權力的慾望有時候更勝於一般人。

3. 十字軍東征的本質不是宗教歧異,而是權力與利益的爭奪。

4.上帝從來不說話,人倒是說了不少。

5.有些時期人們會以戰爭為樂,因此並不是真的人人都嚮往和平,對局勢的轉變要很留意。

6.有宗教信仰是好的,但就是有人會利用人們的信仰去滿足他個人的慾望,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很小心。

7.相對起來,佛教真的太溫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