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兒子的工作是,當我的「程式測試員」。

程式測試有時候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尤其是效能測試,一個動作要重複的做,對缺乏耐心的我是一件很大的挑戰。

於是我就把這件事交給兒子,反正他喜歡玩iPad,而且他也不知道這是在幹嘛,看起來跟一場遊戲差不多。

我要說的是,有機會就讓孩子參與你的「工作」。

「工作」是真實人生中很大的一個部分,所以應該要教孩子去認識工作,這有助於他理解真實的世界,也儘早找到自己的方向。

有時候你會保護孩子儘可能保持童真,或者要求他專心唸書就好,但實際上這也傳遞了你對工作的看法—

你覺得工作是殘酷無情的,或者它是一種負面的東西。

你的理解一定是對的,但卻不是唯一一種理解。例如,我聽過另一種說法是—「工作是一種恩賜」。

這是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但不管是哪一種,你一定都把你的價值觀傳遞給了孩子。

也因此我認為,讓孩子瞭解工作、甚至瞭解這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工作,是一個重要的課程。

現在「翻轉教育」這個名詞很熱門,但有一天翻到我媽當年的舊教材我才發現,原來在民國八十幾年時他們就已經嘗試過「開放式教學」。

當然書面上的成果看起來非常好,不過我才不信,於是我求證於當事人(老媽);果不其然,老媽說這個實驗最後是失敗的。

不過,這其中還是一些部分反應是好的,其中一個就是請家長跟班上的學生做「職業分享」。

這個分享會讓孩子知道— “哦!原來世界上還有這種工作”,此外孩子也對父母工作的辛苦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也會以父母為榮。

所以我認為適當的讓孩子「參與」你的工作是一個好方法,有機會你也應該試一試。

PS.
1.當年的開放式教育另一個重點是“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所以是在民國八十幾年的時候家長就已經開始介入、成為教育的合夥人,原來,這件事不是最近才發生的。

2.除了讓兒子當我的程式測試員,之前我也讓他參與產品的包裝、到倉庫搬東西,讓他瞭解整個商業模式的運作。

此外,上個星期趁著帶兒子到銀行辦事情,我也順便帶他參觀了證券行。

我告訴他,你可以透過這個地方買進或賣出一家公司的“所有權”。

此外,這裏也是老年人們平時的聚會閒聊之處;而阿公當就是在這種地方賠掉他的退休金和20年的光陰,但真正把錢賺走的人,都不在這個地方。

所以你爸爸我也不在這個地方待,而是透過電話請他們處理這些手續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