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也是買來以後一直沒有看,幾天前翻了一下,果然有意思。

你去看鴻海買夏普的過程看看是不是這樣,以前聯電也吃過虧。

節錄部分於下─

"日本人又自尊又自卑

1.日本排外的習性在技術合作時也明顯可見。例如日本和台灣技術合作時,通常不太爽快,總要留一手。

基本上,日本只把台灣當成技術合作中雇員,而不是名符其實的夥伴。

2.強者情結,漠視弱者

台灣有些人喜歡說一些親日言論,我認為這無助於與日本打交道,過於討好日本,反而會自降身價。

基本上,日本沒有甚麼外交政策,但它有某種「強者情節」,即對強者非常重視,對弱者的處境和立場又過於漠視。

~辜振甫"

"我非常了解日本的民族性,如果你單方面地求他,那一切都沒什麼好談的;必須讓他感覺到你有力量,如果你出手,他不敢還手。

因此,我算準下令禁止1500項日貨進口,以催促日本改善貿易逆差問題。事後發展證明我的看法無誤。

有一次我到日本買機器,他們欺負台灣是落後地區,賣給我們的機表面上試一流的,但實際上性能卻是二流的。我就吃過這個虧。

總的來說,跟日本談判只有一句,如果你沒有實力就不要去談,否則是自取其辱。

日本對強者鞠躬,對弱者跟本不同情。

~趙耀東"

PS.這兩個人的背景更有意思:

辜振甫:其父辜顯榮是日本當局殖民台灣時期最器重的台灣人。早年日皇大正訪台,辜振甫曾代表班上朗讀給日皇聽。成年後,曾任日本外相的秘書。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曾將辜扣押,出獄後獲蔣介石重用,出掌台泥。

趙耀東:武漢大學機械系、美國麻省理工碩士。曾任中央機器廠助理工程師,後奉派成立中鋼。因表現優異,受蔣介石和蔣經國欣賞,出任經濟部長。並於任內獨自做出決定,對日實施1500項產品禁入,造成極大震撼。

---------------------------

我終於把“企業家對日談判術"看完了,嗯,太有意思的一本書。

我的感想是—

比起大陸人,真正了解日本人的,還是台灣人。

不過,我指的是老一輩的台灣人;而年輕一輩的喜歡日本,是基於一種「美麗的誤解」。

我記得小的時候我也喜歡日本,因為日本有“哆來A夢”,而且要用Sony的Beta錄放影機才能看到彩色的卡通版;

後來還有任天堂跟“勇者鬥惡龍”,遊戲裡看不懂的神秘語言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此外,日本的廣告有一種美感,日本女生有一種氣質,而日本就代表了某種”美好“和”高水準“。

這些跟課本裡講到二次大戰時「日軍」的殘暴行為完全搭不在一起,也因此你沒有辦法不困惑,怎麼可能有人這麼有彬彬有禮、卻又幹下這麼可怕的事呢?

答案就在「菊與刀」這本書,看完一切都豁然開朗。雖然這是幾十年前的書,但日本的軌跡沒有改變過。

日本真正的文化藏在它的歷史跟它的社會結構裡,不是你看到的那些東西,你看到的是「美麗的誤解」。

我的意思不是日本人很壞或很差勁,而是這裡面有著很深的文化差異;“他跟你是完全不一樣的人”,雖然你覺得他有種親切感,但即使你嫁給日本人,你仍然不會是日本人.....

我這邊講的是宏觀的文化,那些作用在他身上、在你身上,而你不自覺的東西。

你可以跟日本人成為好朋友,但不管你知不知道,他的行為其實是被某些東西支配,就像你身上也有某些劣根性一樣。

就像一個例子:

“一個中國人跟一個日本技師很好,兩個人在聊天。

中國人問日本技師會不會想有一天成為課長?

談到成為課長的夢想,日本技師眼中透露出一種渴望...

中國人繼續問:「那你打算怎麼做才能成為課長?」

日本技師認真的回答:「我要把我專業的部分做到最好,等有一天課長的缺空出來時,就會輪到我升上課長了。」

中國人又問:「你知不知道還有其他的方法?就是把課長拉下來,然後你們的職位對調。」

日本技師愣了一下,然後陷入深深地沈思:「是喔.........」”

這是個真實的事情,而且非常清楚呈現了中國人和日本人完全不同的性格。

你覺得你的骨子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

我後來不喜歡談日本,因為會看起來好像我都在講日本的壞話...

(其實不是,我只是在強調“文化差異”導致了兩人之間的認知完全不同。)

是前幾天剛好看到到清大彭明輝的文章提到—

"「日本人李登輝」只存在幻想中,因為對日本而言,台灣人根本不可能跟日本人平起平坐....."

有點感觸,你去看夏普不賣給鴻海就是同樣的道理。

 

 

12670280_10206898472473932_4872942741978200797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