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檢查兒子的考卷,沒想到數學竟然只有90分,讓我大為震驚。

因為在上小學之前,有一陣子睡前我都會和兒子做數學的加減練習,所以我知道他的計算能力大概到什麼程度,而90分已經超過了他粗心的範圍。(用工廠的術語來說,叫做"整批異常")

我看了一下他出錯的題目,全是三個數加減,於是我叫他再算一次。結果,一看到他計算時的姿勢,我就知道有問題了。他坐的歪歪扭扭,兩隻手放在兩邊底下,不清不楚地在計算。

我要他把兩手清清楚楚擺出來,一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的計算。

他說,他是在心算。

我說不行,你要算給我看,7+2-4怎麼比?沒想到他光是要比出7就有問題了。

原來,小一的手指靈活度還不夠,無名指和小指要折下來只能折一半,以致於他比2,看起來像3,也像4…

於是我重新定義"從1到10"的比法,讓每一個數字他到能夠清清楚楚的比出來,然後反複練習。

等每個數字的比法他都清楚了,我再讓他算一次所有的題目,果然每題都算對了。

於是我跟他說,之後你看到三個數加減的題目,你就要把手擺出來,清清楚楚用手指頭算。

兒子說:「可是有同學很厲害,都用心算就可以算對!」

我説:「你看書丞(他堂哥)很厲害,心算又快又準,那是因為他之前用算盤算練習了兩年,直到有一天眼睛閉起來,都還能清楚看到算盤,然後才開始心算。」「等你有一天練到眼睛閉起來,還能清楚的看到你的手指,那你也可以用心算。」

接下來是觀念調整,我說:「很重要,你要記得數學不是在比誰聰明,而是在比誰錯的少!因為每個人都會加減,每個人都應該是100分,但是就是有人會犯錯,拿不到100分。」

(這和開車很像,不是開得快、甩尾漂亮的贏,開車從來就沒有誰贏這回事,只有誰輸的比較慘。所以不要告訴我你的技術有多好,決定你會不會出事的是你的習慣,而不是技術。)

「所以不要去看誰好像比較厲害,而是清清楚楚、仔仔細細把答案算對,最後分數高的那個才是厲害。」

(取巧的事,你爸爸我做太多了,所以很清楚知道後果。)

「還有要知道,我們家是以數學為名,你千萬不能丟姑姑的臉啊〜」

(姑姑是數學系的。對了,我們也以國語為名,因為堂叔是中文系的;喔!還有醫學系、物理系、社會系的…反正統統不能丟臉啦〜)

這件事本來是只要收錄到我自己的育兒日記裡,不過後來想一想,其他家長應該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幹脆還是公開分享,大家一起來考100分吧!

PS.過程中我跟兒子說,以後再錯就要打屁股,兒子就很緊張。其實我很想這樣規定下去,因為我知道這樣絕對有效,這會讓他以後遇到同類型的問題時會更加謹慎。(因為這種題目等於屁股痛。)不過,最後還是算了,一方面是因為舍不得;另一方面是我知道,如果我要打小孩,以後我分享的東西就會少一半的人願意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