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這件事,裡面有一個風險是超出創業者能夠控制的,那就是"時機"(也有人稱為運氣)。

如果時機不對,不管idea多棒、人員多有才能都會以失敗作收;反之,如果時機大好,idea不用太好、人員都是笨蛋,還是會賺到錢(但不一定能持久就是了)。

目前台灣的時機其實不太好(也許正在轉變中),但除非被你發現實在讚到不行的商機、非試不可,或者真的找不到工作、被迫自己來,不然這時候其實不太適合創業。

也可以這樣理解:

什麼叫做景氣不好?就是做生意的賺不到錢就是景氣不好。

那賺不到錢的人,把生意收起來以後之後呢?
答案是,找其他還有錢賺的生意,或者找工作做。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現在剛開始要創業的人,你的競爭對手是一大群已經有過生意經驗的人跟你一樣在找錢。而他們嗅錢的味道比起初學者可要靈敏上10~100倍。

所以只要聽聞或猜測哪個生意還有錢賺,一定很快就會出現競爭者或複製者,把利潤拉到彼此無利可圖。(看看龍頭麥當勞,中午時段特價始終沒有回復原價,而是以縮小份量來因應,就知道吃的競爭有多激烈)

當然再怎麼壞的時機都有人賺錢,不過在我看來大部分都是已經佔據山頭的人在賺錢,這點對於新創業者是相當不利的。

至於網路創業,成本很低是個優勢,但問題在於你會他也會,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阻擋別人搶你市場。

Yahoo商城、PChome商店街、樂天裡的商家很多,但實際上光能收支打平的比例就不太高(實際數據我不記得了,不過如果說只有30%(或不到)的店家收支在打平以上應該不誇張。)

至於Yahoo、露天拍賣,裡面很多賣家根本就是實體店面,太多商品根本是殺到無利可圖(甚至賠錢)。為什麼他能這樣賣?因為他賣拍賣是為了取得"量",然後壓低進貨成本,他的獲利是來自於實體店面。換句話說,你如果在拍賣上跟他賣一樣的東西,其實你只是在幫他墊價格,幫忙把客人推到他那邊去而已....

之前我唯一還嗅到有錢的地方,是ebay拍賣,也就是把商品直接賣國外。不過後來我接觸後才發現,這一個平台也已經很競爭,熱門的東西太多人在賣(例:3C商品),大賣家已經不是在靠商品毛利競爭,而是利用他已經打下的規模,去賺運費的折扣、手續費的折扣....哩哩摳摳。

而且ebay本身還在推TA(銷售助理)制度,幫企業主直接上ebay販售,因此將來在商品的取得也會更為激烈,不過目前為止,這是唯一還看得到一點點機會的平台。

從我這邊一些資訊看起來,其實有不少商家已經開始預期今年景氣會變好。不過從預期到實際經濟熱絡可能還要一點時間。

總而言之,現在不是很好的創業時機,除非你真的有某種優勢、或有非做不可的壓力,不然現階段能賺到實質薪水其實是很好的一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