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簡單講一下心得:

1.免費旅遊或郵輪、飯店的優惠折扣,通常來自於你能夠提供給他們某種好處(例如:宣傳),所以作家或記者比較能拿到某種優惠。如果你不會寫作,你就得想想其他辦法,不然就算了。

2.最懂哪邊好吃好玩的,一是門房,二是警察。

3.有時候說你是「中國人」,比你說自己是「台灣人」有用。(尤其是伊斯蘭教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在國外中國領事館也可以求救。

4.記得要逛墓園,看看別人的墓誌銘,因為「墓誌銘是死者對死亡的一種真誠凝視」。

(海明威的墓誌銘:「恕我不起來啦。」

蕭伯納的墓誌銘:「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

5.要逛黑市,觀察這個國家的經濟興衰。

「因為從歷史觀點來看,一個國家不論發生政治、宗教、或種族問題,基本上還是經濟問題使然。」

「當失業率上升、經濟狀況不佳時,不少人就會將責任怪到移民或少數種族身上,這在世界各國都屢見不鮮。」

「貨幣急速貶值是社會崩盤的前兆。

亞洲經濟危機時,泰國有許多店家不肯接受自己的貨幣或信用卡。

伊拉克在海珊執政期間,店家也是拒收自己國家的錢,你不用問就知道,這個國家發生問題了。」

7.關於火車和捷運

「通常,火車速度越快的國家文明程度越高,但也不歡迎你到處走動,窺視他人隱私。」

「觀察一座城市的現代化,指標之一便是地鐵。

若有地鐵表示該城市已經現代化;若還在規劃中,就表示還在現代化途中。

但某些城市一蓋數年數十年仍未完工,幾乎可確定不是政府貪汙腐化,就是貧窮。」

「日本,若你在同一站,同一時間進出,看到的人也會相同。他們連擠沙丁魚時都泰然自若,不是看書就是眼神空洞疑似盯住某張車廂廣告,或者幹脆閉目假寐……

在日本地鐵上東張西望的,肯定不是日本人。」

8.我自己的結論—

基本上這本書講的是「旅遊」。

可是如果你是年輕人,我建議你不要「旅遊」,因為「旅遊」的幫助不大。

台灣出國旅遊的人太多了,幾乎有在上班的人都會出國旅遊。可是這麼多人出國之後,他們的人生並沒有什麼改變,頂多只是轉換個心情而已。說穿了,這跟看場昂貴的電影沒有什麼差別……

所以出國真正的價值在哪裡呢?

答案,你出國是要—

1.去取得別人腦袋裡的東西,也就是那些和你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會存在於「對話」、「作品」、「建築物」、「交通系統」、「教育」、「法律」、「歷史」、「價值觀」…

2.了解當地人的生活形態和習慣。例如:如何購物?如何求職?使用哪些網站?

(例:台灣的104、518、yahoo拍賣、PChome線上購物、社交工具,在那個國家與之對應的是什麼?)

這兩個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才值得你花大筆錢去取得!因為一旦你取得了,這個東西就會跟著你,而且讓你可以繼續跟這個地方保持連結。

(即使回到台灣後,你也可以透過網路跟當地同步。)

別再旅遊了(除非是某種壯舉,或者你是作家),不然出國一百次也沒什麼不一樣......

江湖一點訣,說穿了就不值錢。懂了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