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兒子的作業有作文。

 

這次不再是簡單的小日記、簡報心得,而是實實在在的—「 作 . 文 」。

 

題目是「春天來了,我想去……」。兒子在學校已經寫了兩頁,回到家吃飽飯後就繼續寫,我則是吃飽飯後就躺在沙發上睡。

 

但是每次我快要睡著的時候,兒子發脾氣的聲音就會把我吵醒。

 

幾次下來我也很生氣,我跟兒子說:「你現在去洗澡,不然就去玩iPad,反正先讓我睡飽,我起來再教你。」

 

但兒子不肯離開,可是又寫不出來,仍然在那邊伊伊啊啊的,最後,因為實在太挫折了就哭了起來……

 

厚!我實在受不了了,最後就從沙發上跳起來、振衣漱洗,然後詔告天下:「好了,作文拿來我看!」

 

嗯,前兩段寫的不錯,但看的出來寫到後面已經不知道怎麼接下去,第三段竟然扯到空氣污染的問題……

 

我請兒子把第三段擦掉,兒子一邊擦一邊哭,看得出來他已經寫到非常挫折。

 

我跟兒子說:「其實你前面兩段寫得非常好。」

 

兒子哭得更大聲了……

 

「爸比小時候就跟你一樣,很討厭寫作文。」

 

「所以現在爸比要教你怎麼寫作文。」

 

「你現在的寫法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完這一句再寫下一句,就跟文字接龍差不多。但是這種寫法寫到後面會不知道該怎麼接,爸比小時候也是這樣。」

 

「長大之後爸比才發現到底該怎麼寫文章……」

 

「寫文章是這樣,先別急著寫,你看到題目以後要先在腦海中想像所有相關的東西。」

 

「像,“春天來了,你想去哪裏?”、“為什麼想去那裏?”、“去那裏做什麼?”、“那裏有什麼東西?”、“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你要把眼睛閉起來想像,把那個情境想清楚,直到在腦海裡你看得見、聽得到、聞得到、摸得到、有感受,然後你才用文字把它描述出來。」

 

「所以寫文章是要先有個東西在那裏,然後才寫下來;如果你是想一句、寫一句的方式,就算你寫完了,看的人也不會有感覺,因為這裏面沒有一個核心。」

 

這樣講你聽的懂嗎?

 

兒子似懂非懂……

 

「好,你說“春天來了,你最想去陽明山一邊賞櫻一邊吃壽司”。那我們就先找找資料,看看陽明山的花季長什麼樣?」

 

然後我們就用 iPad 找陽明山花季的圖片,看到真的有櫻花、有海芋、有各種顏色的花朵,其中還有一張就是兒子想像中最適合一邊賞櫻一邊吃野餐的地方……

 

「好了,你現在想像看看,那個地方地方長什麼樣?有什麼東西?你和誰一起?在做什麼事?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兒子想著想著,一邊露出了賊賊的笑容……

 

「我一手拿著丸子、一手拿著壽司,全部塞進嘴巴,吃得很爽!」

 

兒子恢復到平常很high的狀態,復活了!

 

「然後花瓣像雨一樣的落下,非常浪漫……@#~*?#*@*...……」

 

(後面他都在自high,我根本聽不懂在說什麼。)

 

「好了好了,你去看你的電視,我自己寫就好!」,兒子趕我走。

 

(聳肩。)

 

接下來兒子文思泉湧,寫到欲罷不能……

 

沒多久,寫完了,拿來給我看。

 

嗯,有些標點符號用得不好,有些地方該分段沒分段,最後的收尾稍顯草率了一點……

 

不過,已經十一點了,這樣就可以了。

 

第一次嘛,寫得怎麼樣不重要,重點是有個初嚐美好的開始,而不是充滿挫折,這樣就夠了。剩下的之後再慢慢改進就好~

 

PS. 好,我說完了,現在你也知道該怎麼寫文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