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遇到樓上的鄰居學長。

他是外商公司的資深經理,老婆在銀行工作,只有一個小孩。幾個月前他們從民生社區的小房子,搬到內湖更大的新房子裡。

而這次遇到學長,他的座車已經從原本的Lexus變成了賓士…

我想他們的人生應該就是台灣所有人心目中的典範吧!可是,其實我的感受很複雜,不知道從何說起。

他們覺得之前住的房子很小,是沒錯;不過,雖然他們住了三個人,我們卻在同樣的空間裡住了四個人…

他們很確定一個小孩就夠了,因為"養小孩很貴";也沒錯,不過如果那台賓士給我的話,我應該還可以再多養一個小孩…

但我不會說他們怎樣怎樣,因為我了解他們感受到的壓力是真實的。

他們的生活條件確實讓人眼紅,但多數人無法理解的是,這種的生活模式其實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條件,導致你必須不斷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取得下一個進展。

(這很像投資領域裡有一種公司雖然很賺錢,卻必須不斷把賺來的錢再投入擴廠,以維持競爭力。而一旦它不這麼做,很快就被淘汰了…)

夫妻雙薪的狀態下,你是沒有多餘的力氣照顧小孩的,所以你只能付出代價請人代為照顧。於是小的時候交給私立幼兒園,上了學則交給安親班。

又為什麼夫妻得雙薪?因為要買房子。

不買房子行不行?或者住遠一點通車行不行?

不行。因為當你身邊所有的人都背名牌包的時候,你是不能背一個菜市場包就當沒事的。

所以你必須先看清這裡面的環環相扣,然後你才會理解到"原來自己有選擇權"— 一種對「生活形態」的選擇權利。

我剛好是最佳反例....

因為剛好我沒錢,所以我只能上公立的托兒所和小學,再遠我也得自己送,不論刮風下雨。

因為我沒錢讓他們補習,我只好自己教。從英文、數學、作文、畫畫到經濟學,需要什麼教什麼。好歹你爸我也是物理系畢業的,要從幼兒園一直教到大學,我想我應該還罩得住,反正不會的,我就跟你一起學。

所以,如果你有錢當然就用錢解決,我沒有錢,我只好投資時間。

這裡有趣的矛盾是,實際上「時間比金錢還貴」,不過我想,貴一點的成本得到的回報應該也比較高。

我認為,知識的傳授可以請人代勞,而靈魂的傳遞卻從來只有手把手才辦得到。

我得自己來先把孩子腦袋裡的「作業系統」打造好,之後加入「應用程式」跑起來才會快速又流暢,而且不會自己掛掉。

加上我是軟體開發商,所以對於如何開發腦子,剛好又是我的強項。

(猜猜看,你花大錢用外包方式教出來的小孩,跟我的低費用方式養大的,將來哪一個有競爭力?)

而且養小孩跟批次生產有著相同的道理,「只生產一個的代價最高!」。

我們在第一個小孩時,光童書就花了超過十萬元,超貴!不過如果你理解到這是在打造一個平台,就像先花大錢建了條高速公路,之後的每台車子統統可以跑得又快又便宜,那就絕對值得。

(我的另一個專業是打造「平台」,對於「平台」我是花錢不手軟的!與此相反的是,大多數人都把錢花在只有一次性的費用上,然後重複、大量的花。例如補習,老大一次、老二再一次,周而複始、永無止境…)

當然,我也很清楚,像我這種方式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做。那是剛好我是這樣的職業,我有這樣的老婆,還有,我有這樣的兄弟姐妹和父母。

也因為這一切的剛好,所以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天命」。

(所以不是我有多厲害,而是我拿到的牌只能這樣打...)

天命裡,我的人生有20年給爸媽、20年給自己(和老婆),還有20年是要給小孩。

給小孩20年,我想,一切都是值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