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去年考上正式的教師職,這個就讓我想起了一些東西。一個是「教師誓詞」,一個是「教育理念」。

看過電視劇「白色巨塔」的都知道,在成為正式的醫師之前,準醫師要念過一段誓詞。誓詞的內容版本不一,不過大體上內容會包含身為醫師的自我責任、使命、和行為準則。

之所以會有這樣獨特的一個誓詞,正是因為醫師的這個身份影響至大。曾經深刻意識到這一點的前人,為了避免新人迷失自我,所以把叮嚀都寫在誓詞裡了。

我覺得還有一個和醫師一樣責任重大的職業,卻少了這樣的誓詞,那就是「教師」。

一個任教30年的導師,大概會教過300到500個學生。而每一個學生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又會深刻影響身邊約10個人。換句話說,老師是一個具備3000〜5000倍槓桿的身份(你的一個想法,最終會影響到幾千人),但很少人真的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認為,教師也需要類似的誓詞,叮嚀後進者不要忘了自己的責任、使命,和行為準則。

幾年前,老婆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寫了一篇教師祈禱文(改自「為子祈禱文」)留了起來。我看了覺得概念不錯,而且比起誓詞的強硬性多了一點溫柔,於是我幫老婆修改了一下,成為後來的版本。這邊分享給每一位老師和媽媽,希望也能同樣帶給你們勇氣和力量。


教師祈禱文

請讓我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 

讓他們在愛與關懷中長大

在相處中學會彼此尊重 在傷心難過時互相扶持

讓他們永遠心靈純潔 正直但不魯莽

請給我足夠的耐心

讓我能堅持耕耘 而不揠苗助長

讓我引導他們走向正途 遠離自私和罪惡

從失敗中學得智慧 在畏懼中瞭解勇敢

請給我勇氣

讓我堅持信念 即使在荊棘漫布的道路上 也勇往直前

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讓他們學會獨立 

能對自己負責 且對困難中的人不吝給予幫忙

最後讓我為每個孩子點燃希望

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天賦

在知識的基石上 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將盡我所能 且一生不怠 因為我是教師 


 



除了教師誓詞外,另一個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如果你問一個媽媽:「你要教出什麼樣的孩子?」通常媽媽是答不出來的。(不過不用擔心,當記者問李安"你的作品有什麼共同特點?"時候,李安也答不出來。)媽媽通是照著自己的直覺做,然後把小孩教好。

不過,如果你不是教一個、兩個小孩,而是要教出30個、50個,甚至是500、5000個學生,那你是不是應該花點時間坐下來,好好想一想—「你到底要教出什麼樣的學生?」

一個工廠,如果沒有想清楚自己要生產的是少量、多樣化的客製產品,還是要生產量大、標準化的一製性產品,通常就會左右搖擺,產品線改來改去,品質、交期就會很不穩定…

你要教出品行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品行好,但成績也不能太差?不要自欺欺人,這三種教法完全不一樣!你沒有自己先定調,一遇到問題就會搖擺。看到別班功課好,一下盯成績;然後學生行為偏差出了問題,又覺得品行很重要…

(工廠管理上有個笑話,老板每次都說「安全第一」,也説「品質第一」,而員工永遠搞不清楚,到底什麼重要,因為什麼都是第一,沒有第二。)

再來"品行"到底是什麼東西?"品行"是個抽象概念,你必先定義清楚;如果連你說不清楚,那就很難教學生懂。

(信不信,每家工廠都說他們重視品質,就算是生產出很爛產品的工廠也是。他們並沒有說謊,因為問題是出在他們對於"品質"並沒有清楚的定義。而做得好的工廠,都會將"品質"化為具體可執行、可檢查的規範。)

我知道稍為資深一點的老師,通常都覺得寫教學理念只是一種形式。但其實你真的會看的話,那些寫下來的教學理念是完全騙不了人的。教學理念會透露出這個老師重視什麼、遇到問題會怎麼處理、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通通清清楚楚。(除非是抄來的。)

所以,在教學生之前,老師心裏要先有個底,準備好藍圖;這就像帶著一群人旅行,一定要先知道目的地,地圖也要帶好一樣。(如果這條路你已經很熟了,當然可以不用地圖。不過通常這也意味著,你應該要再調整,改設一個更遠一點的目的地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我們會期望孩子的老師要有教育的藍圖,那對孩子一生影響最深的我們本身,是不是更應該先想清楚我們身為父母的教育策略呢?

(你...........到底要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