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很簡單,卻包含了很多

重要的東西。但我想大多數人不會去讀它,所以我決定直接把重點寫出來。

給有6歲以下小孩的爸媽,小孩6歲以上的爸媽(或者老師)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要感謝我的,直接密給我就好~ XD)

1.蒙特梭利在義大利羅馬貧民窟的兒童之家,將她之前6年來的研究成果實施在這些孩子身上,結果產生了驚人的成果—

孩子能夠拼出長的單子,甚至有書寫的能力,而且在自主的學習中建立了一種能專注、有秩序的氣氛……(那些是爸媽根本沒有空照顧的野孩子,在當時是一種奇跡)

2.蒙特梭利教育主要是針對0到6歲的孩子,其特點有—

-以兒童為中心,而不是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

-由日常訓練著手,再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我教育。

-0~ 6歲的孩子隨著成長,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如果在此敏感期學習該特性,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老師是扮演協助跟啟發的角色。

-混齡教學。不同年齡的兒童會彼此模仿互相學習,可養成和同學互動的良好社會行為。

3.關於「自由」與「紀律」

蒙特梭利認為「自由」並非放縱孩子為所欲為,「自由必須以獨立為前提,重視紀律」。

孩子的紀律訓練來自老師對正確動作和秩序觀念的引導和要求。

一個能支配自己的人,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執行他人的命令。

由自由而得的自律與服從,正是一個獨立個體在群體生活中必須具備的良好社會行為的。

4.「靜寂時刻」活動

蒙特梭利發現兒童有「喜愛安靜」的本質。

活動開始時,老師會請小朋友慢慢坐下,兩手放在膝蓋上,然後閉上眼睛,靜靜用耳朵聆聽,“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目的是讓孩子體會安靜的美好感覺,進而喜歡安靜。

5.關於數學

一般人視數學為困難學科,大都是畏懼它的「抽象」特性。

因此蒙特梭利主張數學教育應從感官訓練著手,養成觀察分析的能力,以及專心和秩序的習慣後,再藉著教具和教學活動,透過重複操作,讓幼兒獲得數與量的概念,再進入加減乘除的運算中。

剩下的你們自己看。

 

12524214_10206811493179504_5992973009364148675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