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東西價格到底便宜還是貴,取決於她的價值到底有多少。

例如:
 你在垃圾堆撿到一整套全新科南的漫畫,雖然主人不想要了,
 但你知道這漫畫上網拍賣可以賣個1000元,或至少賣個幾百元不是問題,
 所以她其實至少是値幾百元的。

 或者忠孝東路上的一家10坪店面只賣100萬,
 如果有這樣的店面,你應該就算借錢也會趕緊把她買下來!
 因為你知道就算拉高到1000萬,你也可以非常快脫手,
 所以她至少有些900萬以上的價值。


投資股票的情況也類似,因為股票也有價格,
但是問題是─股票本身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價值」可以衡量呢?

舉例來說:
    鴻海近5年來EPS(每股獲利)約在7~12元左右,
    力晶近5年來EPS(每股獲利)約在5~-7元左右;

    如果鴻海的股價只要50元,
    這表示你只要花50元,每年就可以賺到7~12元;
    相對之下,如果你花40元買力晶,卻只換得5~-7元的獲利,
    應該一般人都會同意買進前者划算的多。


如果你同意這樣的看法,
你應該也可以隱隱約約感覺到股票似乎也有她的「價值」存在。

第一位以正式書面討論到關於股票也有價值的這個概念的,就是巴菲特的老師─葛拉罕,
也因此他被後人稱作「價值投資之父」。


但在真實世界中,要遇上之前漫畫和店面的例子很難,而股票的例子卻不少見,
原因就在於─
   大多數人對於漫畫書和店面的價值都比較有概念,
   至於某一張股票到底有多少價值,則沒有幾個人能說的出來。


但即使如此,我們應該能肯定的是─

     如果有辦法知道股票的價值,那低買高賣就不是問題了。
     (反過來說,如果你不知道股票的價值,
       那你怎麼知道你買進/賣出的價格是高還是低??)


因此,想一套合理的辦法衡量某一股票的價值,
然後從中獲利,這就是價值投資法的根本。

-------------------------------------------------------------------------


另外,也許你不知道如何詳細評估股票的價值,
但如果你接受鴻海和力晶的例子,
你大概也接受了這個基本假設─

     股價的高低,跟公司的營運狀況是有關係的。

這句話另一個白話說法是:只要時間夠久,股價最後一定會反映基本面。

如果你相信這個基本假設,那你就是基本型投資人;
簡言之,操作方式就是買進基本面好(營運狀況良好)的公司,
然後等他股價反應該公司的基本面,像彼得林區就是這種做法。
(在這種操作下有人是長期持有,也有人是中短期操作。)

也就是說基本型投資和價值投資其實可說是異曲同工。

但這樣的做法和投機者很明顯不一樣的地方,
就在於基本型投資人重視"公司"實際營運狀況優先於該"股價"接下來會漲還是跌,
投機者則剛好相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