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舉賺錢的例子其實不太好,
因為很多看的人其實會執著在你"買的是哪一支股票",而不是"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經驗"。

但是為了讓大家對"埋水管"的獲利概念更容易了解,我這邊還是說一個獲利的經驗。

-----------------------------------------------------------------

大概在2002年,"三千億傳奇 郭台銘的鴻海帝國"新書上市沒多久,我買這本書回家看了以後大受震撼!
因為內容裡,郭台銘的話非常強悍,而且準確命中要點,一看就知道是實戰出身的強者,
那時候開始我就對鴻海非常有興趣。

隔一年發生SARS事件,台股狂跌(沒記錯的話,好像跌到3600點左右?)。
剛好我弟畢業要去當兵,我想應該送他個畢業禮物當紀念。
於是我就在126元的價位買了鴻海100股,也就是總共花了12,600元左右,
送給我弟當紀念,要他永遠學習鴻海的強悍精神。

由於這個零股主要是紀念意義,我們完全沒有買賣,就只是放著,
偶爾看一下它市值的變化。

慢慢地它從原本12,600元慢慢增值,變成了1萬6、1萬8、2萬.....(現金股利不算)

這個時間非常的漫長。
但是大概過了三年,這群零股的市值已經超過了2萬5,也就是三年增值了兩倍。

到了2007年更誇張,這市值不但突破了3萬6(3倍)、4萬、4萬8(4倍)、5萬.....
最後鴻海股價竟然超過300元,記得整個最高點市值大概是5萬6左右!


當然,接著就是金融海嘯,台股狂跌,尤其是鴻海。

我看著這些零股市值開始萎縮4萬、3萬、2萬......

嚇死人了,後來鴻海竟然跌破100元!最低還低到56元!
(我看很多鴻海股東真的都欲哭無眼屎....)

但是當股價低到56元時,這群零股的市值是1,6500元。
也就是說,即使股價已經跌到當初購買價格的一半,這群零股的市值還是高於原本購進的市值。
簡單說,投資報酬率只有縮水,卻還是沒虧損。
(如果你埋的水管位置夠低,不管之後波浪怎麼起落,甚至是退潮,還是高過你的水管。)

之後股市的反彈之快,超乎每個人的預期,這群零股市值一下就回升超過2萬5的水準....

-----------------------------------------------------------------------

這個經驗給我印象非常深,而且裡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結論。

我本身試過很多股票投資的方式,當然透過買進賣出賺取價差的方式我也會做。
但是中短期買進賣出賺取價差(也就是俗稱的"賺波段")雖然可行,卻也隱約藏著一些問題。

這樣想好了,如果有一個人他說他持有台塑的股票已經20年了,
你大概不用想也肯定這個人一定是賺錢的(而且應該賺翻了);
然而如果一個人跟你說,他買賣股票賺價差也20年,
他是不是賺錢,你就沒那麼有把握了,對不對?

這個現象是不是很奇怪?

原因在於,短中期買賣賺價差的策略有兩個問題:
1.這種投機(和時機比較有關,因此稱投機)在賺的價差其實是相對高低點,
   遇到大型衰退時很難迴避。

   就像不斷地在猜測湖面上波浪的哪個是高點、那個是低點,
   但是遇到退潮時,當時的低點永遠還是高太多。

2.當我們把所有公司經過篩選,挑出風險最低的公司以後,
   一旦一次判斷失誤,你在認為價位高時把股票賣掉,股價後來卻漲上去了,
  那你還回不回頭去買?

  回頭買,高股價也表示風險提高。(價格也是風險因素。)

  不回頭買,你是不是只能換操作其他風險比較高的公司?

  換句話說,不管回不回頭買,風險都是增加的。


所以我得出的結論是─

     投資股票盡量少買賣。
     訣竅在於,在對的時候,買進對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

    

這就是我發展出來的"醬子投資法"。

----------------------------------------------------------------


這次的金融海嘯實在是十年來難得的大好機會。
之前我的鴻海經驗其實是歪打正著,於是我這次我做了一些修正,
然後對某一家超低風險公司大筆買進,預計完全複製該次經驗。

(1.對我而言,鴻海其實是中度風險公司,因為公司複雜程度已經超出我能理解,
 我無法判斷它的競爭優勢能維持多久。

 2.報酬率雖然重要,但是買進的"量"更重要,
 如果買進只有零股,就算翻兩倍實際上也沒多少錢....)

尤有甚之,這次買進時我就有更清楚的感覺─這次絕對是穩賺不賠!

因此,如果問我這波修正有什麼股票可以投資的,我很難回答。
對我而言,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了,現在買什麼股票比起先前風險都高出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