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孩子教育學 (1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發生了這麼多、這麼多、這麼多....的社會事件,從捷運砍人、到情殺、餿水油....,我想很多人的直覺都是–「我們應該加強道德教育」。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47555_10203191338277894_8117536858548282407_n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星期讀書會,有媽媽分享「競爭力在窗外」這本書提到"因為校外教學的活動變多,小孩的作文能力也跟著變好了"。

對於這個說法我特別印象深刻,原來,參加活動跟作文能力之間竟然有關係?

可是後來想想,咦,還真的是這樣。

你有出去玩、有遇到事情、有感觸,當然就有東西可以寫;反之,待在教室哪也沒去,除非你的想象能力很強,不然你怎麼變出東西來寫?

以前作文課對我來說真是痛苦!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了。

因為「寫作」這件事,是源自於你先對某些事情有"感觸",然後才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特招安排在會考之後不是設計錯,而是故意的。

這個設計背後的目的就是要打亂進入明星高中的學生的素質,以消滅「明星高中」這個概念。

因此很多學生「高分低就」,或進入「不是最期望的第一志願」也是在當初的規劃之內。這樣成績高的學生才會進入到一般高中,拉抬一般高中的素質。

反之,特考先於會考,則建中北一女跟之前一樣都是成績好的讀,推12年國教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研究了關於12年國教很多資料和新聞,從以前到現在的都有...

嗯,目前我的看法是這樣─

這陣子家長的抗議,問題的癥結並不在「規則」(雖然規則可以更好),而是在於.....

「家長仍是"分數等級"的觀念,卻被迫照著"消滅分數等級"的規則進行。」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妹妹上學要分開時都越來越黏,陪她上樓還不夠、還非得要我陪她進教室不可…

昨天我已經把她送到了教室,她還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我只好跟她說:「你再抓著爸比,我要生氣囉!」

她於是把手鬆開,然後我說了「Bye Bye」轉頭就走。

走出門口我再回頭看,她果然已經哭了起來。同學都圍過去,老師也在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唉,這樣下去真不是辦法。所以,我決定做兩個改變-

第一,晚上提前到十點上床。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天晚上睡前,老婆上臉書看了一下,然後冒出一句:「你那個德國教育的問題,沒有人回答啊?」

呃……是啊。

「那你覺得呢?為什麼歐洲的教育方式搬到台灣來做,就會行不通呢?」,我問老婆。

「像之前朋友拿了一本"老公是德國人、老婆寫關於他們對小孩的生活教養方式的書",作者他們就用德國那套方式養小孩,不補習、就是玩、去探索這個世界。」,我補充。

「可是你一看就知道這件事情行不通(在台灣)。讀者都很羨慕這種做法,可是沒有一個爸媽敢真的這樣做!因為當班上的同學成績都比你好的時候,你怎麼說服自己這樣做,小孩將來還會有競爭力?」

「雖然每個人都認同,現在學生的課業壓力太重,應該要讓小孩適性的發展,但是誰敢讓小孩不補英文?」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出處:http://book.jiyili.net/0/340/index.html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送完兒子上學,快到家時才發現,咦,車上怎麼多了一個小孩?

原來經過大直橋時在想事情,忘了轉上去,就直接騎回家了⋯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我講過,應該要開一堂給父母上的課—

你得先知道下一代的世界長什麼樣,你才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能力

我這邊先讓你瞥一眼「孩子的未來」,下面這些現象,幾乎所有人都經歷到,但導致這些現象的背後,是世界正在發生結構性的大改變,但這點卻少有人能夠解讀。

1.企業的壽命,比人的壽命還短。勞保變成可攜式。

這意味著你進一家公司然後一直工作到老,領到公司退休金,變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事。這個時代的公司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掌握,又怎麼能提供你工作上的保障?

2.派遣人員,約聘制的常態化。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夜裡,小雪醒來一直喊很癢,然後全身抓抓抓,抓個不停....

整夜沒睡好,今天早上果然起不來。為了讓她多睡點,我就讓她一邊睡,一邊幫她換衣服,然後等時間差不多,就整個抱上摩托車。等哥哥也坐好了,就出發上學去。

但剛走沒多久,就聽到小雪發出微弱的聲音:「.............」

我問:「妳說甚麼?」

小雪又說了一次:「...............」

我還是沒聽清楚:「什麼?」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三天老婆放「媽媽假」,不用當媽媽、不用當老婆,無憂無慮地同手帕交兩個人去南臺灣旅行。

我想,「媽媽假」應該寫進「家庭勞動基準法」裡。每個有小孩的媽媽一年都應該至少要有3天的「媽媽假」,不用煩惱小孩、不用照顧老公、不用做家事,單純享受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PS. 唉,不過我得一個人帶小孩、煮三餐、洗碗、洗晾衣服、幫小孩洗澡、唸故事書、哄上床...,但又不能像單親爸爸,馬上再找一個媽媽.....  (所有人千萬要記得我的偉大啊~~~)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小孩很不一樣的是.....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幫兒子洗澡才發現─ 

哇~ 兒子已經長到我胸口的高度了!而且胸膛厚實、超有肉的~

想到用不了幾年,他就會超過我的身高了,複雜的感受還真難形容。

我想一方面應該是很有成就感,但另一方面卻又清楚地意識到─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婆的學生和爸爸在運動。

老婆說這個爸爸已經退休了,現在是全職的的包租公,也是學校的家長會長,他決定「要用所有時間陪孩子成長」。

嗯,很好。不過和我不一樣......

我不是「要用所有時間陪孩子成長」,我是......
.
.
.
.
.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載小一的兒子去暑期營隊。

等紅燈時,兒子問:「那個老婆婆是在賣糖果嗎?」

我看了一下,就是平常會在你等紅燈時向你推銷口香糖的那種老婆婆,只是她現在是坐在地上,並沒有在推銷。

我說:「是啊!」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兒子跟我去跑步,我們聊到「等我發財以後,要把我那台17歲的A秀整修一翻」....

我:「到時候我要把椅子換掉。」

兒子:「對啊!椅子又破又髒!」

我:「還有窗戶也通通換掉,然後貼上隔熱紙。」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父母對孩子的教養中,第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情緒(狀態)的傳遞」,這一點之前講過了。

接下來要講第二個重要的,那就是「機會教育」。

長到這麼大,你一定也發現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價值觀。而價值觀是什麼呢?價值觀就是「你看待事情的方法」;或者當事情發生時,「你如何解讀它」。

舉例來說,有的人相信學歷代表身份地位,有人則認為人應該要學有所長。

又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天車子被刮傷了,有的人會很生氣到底是誰做的,非揪出來不可!但也有人會慶興,還好當初沒有買太貴的車,自己當時真是聰明。

所以事件本身是中性的,學歷就隻是學歷、車子刮傷就隻是車子刮傷,但你如何去解讀它,你會產生的反應和你選擇的人生也會完全不同,這就是價值觀的作用。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晚上出門去買貨,女兒站在門口跟我 bye bye,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小秘密。

不說沒有人知道,我很喜歡我的女兒,可是很我努力不讓她發現我有這麼喜歡她。(對兒子也是,只是現在剛好在是女兒最可愛的時候。)

我在讓她知道我很愛她的同時,也教她無情。

因為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必須分開時她能受得住,我要知道即使沒有我她也能自己過得很好。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吧,我試著展示一下我看到的東西。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