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孩子教育學 (1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剛在忙著做兒子的"哈罵",兒子功課寫一半跑過來問我:

「把鼻,我要花幾天時間才能戒掉 ipad ?」

我:「戒掉 ipad 要幹嘛?」

兒子:「我覺得我 ipad 玩太多了,應該戒掉。兩個星期夠嗎?」

我:「應該可以吧。」

可是後來我想一想,這件事挺奇怪的,哪有小孩會自己想把 ipad 戒掉的?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什麼是教養?

我認為教養不是"你教會小孩多少事"。教養,其實是一種「父母把自己的狀態傳遞給小孩」的一個過程。

我講個例子。

我的老婆很怕蟑螂,每次看到蟑螂就會驚聲尖叫、花容失色。結婚前這樣沒有關係,這表示她是一個需要人保護的弱女子。

但在有小孩之後,有一次一隻蟑螂跑過去,老婆一樣驚慌失措、放聲尖叫,結果被兒子看到…

結果,我想你們都猜到了。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兒子和女兒在玩伴家家....

兒子:「五號車到了,要上車的旅客請趕快上車。」

小雪:「好,上車了。」

兒子:「請問要去哪裡?」

小雪:「去美國。」

兒子:「去美國的哪裡?」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母手中線」歌頌母親的偉大;「鋤禾日當午」描寫農夫的辛苦,要愛惜食物;「白日依山盡」教更上一層樓。台灣沒有在教詩,而是把詩當成了押韻的「公民與道德」.........

詩不是為了實用,詩是文學之母,詩是人類抽象思為最美麗的描述,詩是起動想像和創造力最簡單的開始。

台灣的孩子學詩都要考試,作者是誰?詩名是什麼?詩中的哪個字是什麼意思?「實用主意」掛帥下,詩成為戕害孩子美感經驗和想像力的工具。

科學教懂,詩教不懂;懂生信心,不懂生謙遜,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懂教實用,不懂教抽象;實用的世界只分強弱,抽象世界有許許多多的探索者。抽象世界的巨人,往往具有弱者的特質。沒有抽象,就沒有創造;不重視抽象,台灣只有繼續當大國肩膀上的侏儒。

科學教變,詩教不變。科學帶來進步,詩讓世界更美。不懂詩的台灣老師,跟具標準答案,天天有改不完的作業、考卷和聯絡簿。

「台灣的教育,作業太多,作品太少。」九年義務教育下的台灣孩子做了多少功課,留下什麼值得自己當紀念的?台灣教育最大的病徵,正式「命題」出了嚴重問題。孩子過著瑣瑣碎碎的學生生活,難成大器。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吧 孩子們

牽著手 跟著精靈到水中、到曠野

因為世界充滿著哭泣 超過你所能了解」

在「驚嘆愛爾蘭」書中提到了這首葉慈的詩。愛爾蘭是凱爾特族,有自己的凱爾特語,但是葉慈後來隻用英文寫詩,用愛爾蘭的心,向全世界發出詩般的聲音。(後來得諾貝爾獎)

今天我看公視一個節目,是西方人到中國去研究模梭人的走婚文化。當中的翻譯是個摩梭女子,一口英語字正腔圓。

這件事有多震撼,你可能不太懂。摩梭族是少數民族,而這個女孩的家,是在山上沒水沒電的地方(台灣已經沒有這種地方)。這是個教育荒漠,而這個女孩想當然是全村的驕傲、萬中選一的人才,一路受完了國內教育,然後出國留學完回來。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兒子要月考,昨晚很緊張地想幫他複習,但又不知道要複習什麼(不就是幾個國字而已嗎?)..........

後來想一想,咦,不是才小一而已嗎?現在拼第一為了什麼?又不是能升到比較好的國中,現在甚至跟升高中也沒關係了(12年國教後不用考了),我到底在神經兮兮什麼.....?

我再仔細確認了一次,我肯定兒子能升上二年級。於是很放心的睡覺去了....

(我本來就快累死了....)

PS.不過老婆還是很堅持地幫兒子複習造樣造句,因為她覺得兒子的造句對仗很不工整。這我就管不著了,只要不要吵我就好......zzz.......ZZZ......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性與教養」這本書裏面有些東西很重要。

1.有些嬰兒一出生就有白內障,使得眼睛看不見。如果十歲後才開刀處理,則這些孩子即使手術後,仍然無法辨識深度或形狀。

2.一出生就待在黑暗中6個月的猴子,需要花上好幾個月才能學會區分圓形和正方形。(發現視神經沒發展起來)

3.一個被狼養大的12歳孩子,經過好幾年的努力,仍然沒有辦法學會說話。(類似的例子有三個)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婆:「(ipad)你可以玩25分鐘。那個時鐘指到九點的時候你就必須去洗澡了。」

我:「不要這樣限制他啦!妳這樣在限制的同時也讓他產生了需求。

老婆:「如果不限制,他會毫無節制的打下去!」

我:「如果一本書被禁,妳不會越想去看它嗎?」

老婆:「我不喜歡看書。」

我:「.................................」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某一天接兒子的時候,發現兒子好像比其他同學都高了一點,出於好玩,我決定讓兒子執行"長高計畫"─ 

「每天跳跳繩100下,然後晚餐都要吃幾條小魚乾。」

這應該稱不上什麼秘訣,只是普通常識罷了(成長期多做拉長運動 & 補充鈣質),也就是說,這個計畫純粹只是一個執行力的展現而已。

過一陣子我再檢視看看是不是有效,如果真的有效,到時候再來建議學校進行全校性的推廣(每天跳個100下、每天吃幾條小魚乾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搞不好這會成為學校的超級賣點,導致要求入學的學生數會擠爆~~

(如果有一間小學,學生唸完六年畢業時的平均身高就是會比其他學校多個幾公分,擠破頭你要不要讓小孩讀這所學校?)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子好朋友Jb的媽媽跟我說,Jb跟兒子講了一個秘密,然後要兒子也講一個自己的秘密,兒子不肯,Jb就說:「那我不要跟你當好朋友了!」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看完「驚恐日本」覺得很讚,馬上再買一本「陪你走中國」。前天送到後,花了兩天時間一口氣把它讀完,果然還是一個爽字總結。

關於這本書的感想,我覺得有兩個部分。

第一,我本身並不買旅遊的書,但吳祥輝的書還真有點意思。因為它吸引人的,並不是對旅遊景點的介紹。而是夾雜在景點、歷史、經濟、文化介紹中,偶爾來那麼一句挺有深度的觀點。

平時我很常問人:「對於某事,你有什麼想法?」,因為我很喜歡聽別人說他們自己的看法,可惜的是,大多數時候我聽到的都是某一個普遍的觀點在流傳。如果你把問題問得再深入一點,你從他們的反應就可以知道他們並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每次我跟小朋友提到牛頓,我說這個人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然後發現了地心引力。小朋友們馬上會不以為然地應:「這哪有什麼嘛,我也知道啊!」

我說,我當然知道你知道,不過牛頓跟你的差別是他問了第二個問題:「如果真的有地心引力,那麼蘋果會掉下來,但為什麼月亮不會掉下來呢?」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發展出創造力,你得先給大腦大量的刺激(知識、資訊、圖片、畫作、風景....),就算一開始不懂也沒關係,因為腦袋會自行整合這些資訊,然後發展出自己的想法(或靈感)。

不過,我覺得家長都把注意力放在開發小孩的腦袋,卻根本忘了開發自己的腦袋.......

(你覺得小孩的腦袋可以創造出比較多的東西,還是發展健全、訓練有素的大人的腦袋可以? 潛力20即使開發到100%,產出也不過20;潛力80只要開發到50%,產出就有40咧!)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看到兒子老師的發言,深有同感,所以發了一封信給台北市政府。內容如下:

"您好:

我們今天去了一趟大安森林公園。人滿為患的遊樂設施,真的玩起來滿災難的!忽然覺得臺北市的孩子好像滿可憐的,連玩都可以擠成這樣!不曉得市長是不是可以給我們更多更多的成長活力空間? (此段為老師的發言)

像大佳河濱公園的活動空間很大,但兒童遊戲區卻只有小小一塊,其他部份都是單純空地很可惜,建議是不是可以規劃建立超大型兒童遊戲區,讓台北市的小朋友們都可以有個戶外遊戲空間?

當然周邊的停車規劃或公車接駁也需要做好,或規劃假日時有商家進駐,提供父母小孩一些基本服務。

以上建議不知是否可行,謝謝!

台北市民 郭先生"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看完電影"創戰記",哇!這片真是讚啊~~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的新聞:「辜濂松財產分3兒子,但最疼女兒」,你看這個新聞會不會覺得很矛盾?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老婆和兒子又為了功課的事情起衝突,老婆很生氣,於是我只好自己出馬帶兒子去圖書館。

路上兒子一直問我關於電動的問題—

"為什麼每一關的音樂都不一樣?"、"為什麼大家會期待看到大魔王?"、"為什麼每一關內容都不一樣?"…諸如此類。

我很耐心地解答他的每一個問題。

我解釋了關於遊戲的劇情為什麼要這樣鋪陳、畫面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人物為什麼要這樣動作、魔王動作的反應時間又怎麼樣地影響到遊戲的難易度、遊戲又是怎麼樣牽動玩家的情緒…

最後我告訴他,圖書館裏面一本書在講遊戲要怎麼設計才會吸引人、遊戲有哪些元素能夠讓人欲罷不能。

結果原本我是要去圖書館工作然後讓他自己看書的,最後卻變成所有的時間都是我唸"大師談遊戲設計"這本書給他聽…

其實這本書就算大人讀都不一定懂,而且通常一般人不會有興趣看。(我覺得這本書寫得不錯,而且作者還有另外一本書在講情緒工程,因為寫的太好,所以我也有一本。)

我知道你一定覺得遊戲設計跟你有什麼關係?

嗯,不過就在我把這本艱深的書講給兒子聽的時候,其實我心裏有一些感觸。

你要知道,電動遊戲之所以能完全吸走小朋友的注意力,以至於讓每個媽媽都生氣,那是因為—

「每一個遊戲的背後,是無數人投注了心力,往裡面加了很多吸引人的元素的結果。」
(例如,精緻的畫面、逼真的音效、引人入勝的故事、快速而直接的成就感…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迎來的就是兒子的第一個寒假了!

在此之前,兒子並沒有放過完整的寒假和暑假。從小班開始,每次的寒暑假,兒子都是在托兒所中繼續上課。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次很關鍵的時間點,他對寒暑假的認知將從這一次的經驗裡形成。

如果他度過了一個完全放鬆的寒假,那麼他以後的每一次寒暑假作息就會完全解體。(就像我小時候期待每一次放暑假,因為我覺得只要一放假就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但是完全的放鬆並不是件好事,因為隨之而來的就是痛苦。先不管寒假作業的問題,光是假期結束這件事就很難適應。假期越快活,到時候要上學就變得越痛苦…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朋友去年考上正式的教師職,這個就讓我想起了一些東西。一個是「教師誓詞」,一個是「教育理念」。

看過電視劇「白色巨塔」的都知道,在成為正式的醫師之前,準醫師要念過一段誓詞。誓詞的內容版本不一,不過大體上內容會包含身為醫師的自我責任、使命、和行為準則。

之所以會有這樣獨特的一個誓詞,正是因為醫師的這個身份影響至大。曾經深刻意識到這一點的前人,為了避免新人迷失自我,所以把叮嚀都寫在誓詞裡了。

我覺得還有一個和醫師一樣責任重大的職業,卻少了這樣的誓詞,那就是「教師」。

一個任教30年的導師,大概會教過300到500個學生。而每一個學生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又會深刻影響身邊約10個人。換句話說,老師是一個具備3000〜5000倍槓桿的身份(你的一個想法,最終會影響到幾千人),但很少人真的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認為,教師也需要類似的誓詞,叮嚀後進者不要忘了自己的責任、使命,和行為準則。

幾年前,老婆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寫了一篇教師祈禱文(改自「為子祈禱文」)留了起來。我看了覺得概念不錯,而且比起誓詞的強硬性多了一點溫柔,於是我幫老婆修改了一下,成為後來的版本。這邊分享給每一位老師和媽媽,希望也能同樣帶給你們勇氣和力量。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幾天我弟又問了我同一個問題:

「你讓小孩快樂的同時,不擔心他將來沒有競爭力嗎?」

這個問題我一直很難清楚回答,直到前天看到某雜誌上蔣偉寧談12年國教,我才抓到重點。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麥田裡的老師」,這本書真的不錯,有很多問題學生教學上的實例,是一本複合型內容的書(同時也整合了很多的技術和理論),極力推薦給所有的老師。

看這本書和我經驗簡單總結如下:

1.問題學生之所以問題,通常是在內心有個結(有時後會有多個)。你一直要求他行為改正他是辦不到的,除非那個結被解開(或是洞被填滿)。

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